第一章 衛國呂不韋 棄商助異人(3 / 3)

四月之後,陽泉君給呂不韋帶來了好消息:華陽夫人聽了關於接收義子之事以後頗為動心,決意要親自見呂不韋一麵。呂不韋聽後大喜,又準備了一番,這才前往東宮太子府去拜見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生得嬌美大方,雖然也已有些年紀,但卻更顯雍容華貴,而且一看便知她不似其弟陽泉君那麼膚淺粗陋。呂不韋到時,華陽夫人已經備好了便宴坐候,而且並無他人。

呂不韋恭恭敬敬地獻上了自己的禮物——一掛用碩大的珍珠串成的項鏈。華陽夫人雖然閱寶無數,但像呂不韋所送的這麼一串項鏈,而且每顆珠子都碩大滾圓、光潔可人,卻還是頭一次見到。不過詫異歸詫異,她隨手接過了禮物放在一邊,示意呂不韋坐在桌邊,有些冷淡地掃了呂不韋一眼,而後語氣平靜地問道:

“不知先生此來鹹陽所為何事?”

對於收納義子之事她竟然隻字不提。

呂不韋一見對方打太極,隻好自入正題。略一沉吟之後,他開口說道:

“敢問夫人現在有幾子?”

“我原來還曾育有一子,但後來不幸天亡,從此我也再無生育。”一聽呂不韋問及子嗣,華陽夫人也有些黯然。

“夫人,”昌不韋見狀連忙又說道:“小商聽說以色事人者,色衰而寵盡。雖然現在夫人受寵於太子殿下,但後嗣之事體大,殿下終會立他人為王儲,而夫人也會因此失去寵幸。夫人何不趁此機會收一合意子侄後輩為義子,不論形勢怎樣,夫人仍能執掌後宮,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聽完呂不韋這番話,華陽夫人長歎一聲,有些無奈地說道:“其實我也曾有此想法,可惜子侄後輩之中沒有一個合適的,我也隻能徒呼奈何了。”

“小商耳聞長王孫子傒一直對王位虎視眈眈,而且還一直對太子殿下懷有敵意,以為他才是真正的王位繼承者,夫人,此子有此賊心,萬一殿下百年,夫人絕難逃其詭計陰謀的暗算,收子一事刻不容緩啊!”

“本來我已無有此意,今日聽先生一言,這才慮及萬一我在宮中失勢,那麼我的諸多親友也勢難逃脫小人辣手,不知先生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作我的義子?”

呂不韋一見火候已到,連忙趁勢說道:“小商與貴國遣於趙國的質子異人曾有數麵之緣,此人德才兼具,而且極想親近夫人母儀,如果夫人能收納其為義子,終可一生享受大秦國的無盡恩寵。”

“異人為質邯鄲數年,並無甚惡行傳入鹹陽,想來德行應當不錯,不過其母夏姬當初執拗地認為是我和夫君力主讓異人去趙國,因此對我們夫婦出言忤逆,甚是無禮,殿下也已冷落她多年了。”

“敢問夫人,殿下是否因夏氏姿色平庸才將其冷落呢?”

“非也。其實夏姬生得也姿容窈窕,樣貌可人,亦是一難尋美女,隻因她生性執拗倔強,出言無忌,因此才被殿下冷落。”

“那樣就更好了,當初夏氏夫人會因其子遠遣而遷怒於夫人,而今也定會因其子受惠於夫人而容顏欣悅。子為母寶,夫人收其子為義子,夏氏夫人到時也會感念夫人恩賜,夫人到時再因勢利導,使其重得殿下寵幸,從而效仿娥皇女英之佳話。到那個時候,其母子尊榮皆由夫人一手所賜,他們還會對夫人心生異誌嗎?”

華陽夫人聽後連連點頭稱是,嘴裏也不住地感謝呂不韋。呂不韋正自高興,忽見華陽夫人臉色一冷,隻聽她冷冷地問道:

“妾身十分感念先生的賜教,但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先生能獲得什麼利益,不知先生為何對此事如此熱心?”

呂不韋心中“咯噔”響了一下,華陽夫人果然並非泛泛之輩,幸虧他早有打算,當下異常平靜地說道:

“小商雖然常往來於各國奔走經商,但卻久聞夫人與安國君殿下以仁義德行而昭示天下,而且頗有大誌,而小商也與貴國有很多商務往來,如果大秦之朝鼎落入他人之手,那麼不但會使黎民百姓慘遭塗炭,小商的生意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小商才會對此事如此在意。更何況大秦地域遼闊,近年更是經濟繁榮、物庶民豐,隱隱現出一派王者風範。如今許多的商人都像小商這樣苦於戰事頻繁而無法擴大自己的業務,盼望四海之內能一統於一國之境,而這個光耀千古的大業恐怕就落在安國君殿下及其一脈上了,夫人您說小商會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聽到呂不韋如此一說,華陽夫人的臉色才放鬆下來,而且更讓她高興的是呂不韋語語之中已把大秦國喻為天下王者。二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華陽夫人讓呂不韋先回驛站等候消息。

夜幕低垂,安國君從昭王處回到東宮。近日以來,他一直陪伴於昭王左右,向昭王學習治理天下的功夫。今天他回來之後心情非常好,一直麵帶笑容,華陽夫人見狀忙說道:

“最近幾天臣妾總是聽聞宮中近侍們談論說現在朝野內外都盛傳為質於趙的異人德行高潔,義昭天下,往來交遊於秦趙之間,頗多功勞,很多人都對其讚不絕口。”

“嗯,”安國君點點頭,接口說道:“這種說法我近日也頗多耳聞,許多朝廷重臣都對異人讚譽有加,今日愛妃亦有此言,想來是不會錯的了。”

其實,之所以有許多朝中大臣都對異人頗多讚譽,完全是看在了呂不韋的錢財的麵子上,安國君當然不知道其中的奧秘了。“殿下,臣妾有一請求,萬請殿下答應。”華陽夫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眼睛深情地凝望著安國君,不知不覺之中已是潸然淚下。

“愛妃有話盡管說來,無論你有什麼要求,我都一定會答應的。”安國君還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寵妃如此動容,心中頗為憐惜,連忙俯身把她攙了起來。

“殿下,”華陽夫人淚落腮邊,抽咽著說道:“臣妾承蒙殿下垂愛,不但對臣妾憐惜有加,而且讓臣妾主持東宮內政,無奈臣妾福薄,命中無子,實在是有負殿下垂愛,不但不能以臣妾之身延續贏氏香火,而且也不能享受天倫之樂,此事常常縈繞於臣妾心頭,讓臣妾苦惱不已。”

“愛妃且莫哭泣,你剛才不是說要有求於我嗎?但能緩解愛妃之憂傷,我一定會答應的。”安國君一邊撫摸著華陽夫人豐腴柔軟的背部,一邊安撫她道。

華陽夫人聞言停止了哭泣,目光之中飽含柔情,慢慢地說道:

“殿下,異人之義行既已廣為他人稱讚,想必仁義兼具,臣妾打算將其過繼為螟蛉義子,好生教誨,到時不但可以聊解臣妾願享天倫之熱盼,而且他還可以向殿下學習治理天下的本領,輔佐殿下。”

安國君聽後麵色重新又放輕鬆,爽快地說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我答應你就是了。而且近日我也一直苦於後輩子侄之中沒有一個能夠承繼王業的人,愛妃這一建議正好也解決我的一塊心病,隻是不知他是否願意?”

華陽夫人聽見夫君已然應允,自然是非常高興,差點兒張口就把呂不韋給說出來,好在她口風夠緊,連忙笑著說道:

“殿下不必擔心,想那異人在邯鄲的日子定然也不太巧兒,我既收他為義子,更為他添了一層保護,而且無形之中也提升了他的地位,他怎麼會不同意呢?”

“說得倒也是。仔細回想起來,異人為質於趙已經將近20年了。當初他走的時候年未及弱冠,到現在應該也已過而立之年了,希望這麼多年的為質生涯對他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話到此處,安國君忽然停了下來,沉思半天,這才又頗為謹慎地說道:“此事好是雖好,隻不過異人之母夏妃生性耿直倔強,當年因為其子質於趙一事就曾出言頂撞於我,多年以來我也一直對她頗為冷落,隻怕她會從中作梗。”

“這個就請殿下放心,我與夏妃本為宮中姐妹,而且殿下令我主持東宮內政,一會兒我就去找夏妹商議此事,子貴母榮,我想她一定不會反對的。”

“汝真乃吾之賢內助也。”

安國君說著就將自己懷裏的華陽夫人抱緊,隨後兩人又親熱了一番,之後,華陽夫人趕緊派人到夏姬府中將其找來,夏姬剛到府上,華陽夫人就迫不及待第把自己準備將異人收為螟蛉義子之事告知了她。夏姬自然對此事沒有任何阻攔,因為華陽夫人將自己的兒子收為義子那是天大的好事,自己怎會進行阻攔呢。當然,華陽夫人的伶牙俐齒更是讓自己十分舒心,經過此事之後,兩人以前所有的不愉快仿佛瞬間化為烏有。而夏姬變得更加善解人意,準備與華陽夫人一起共效娥皇女英,共同照顧安國君。

第二天,太子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就在東宮召見了呂不韋,將華陽夫人把異人收為義子之事告知與他,並委任呂不韋為異人的老師,讓他好生照顧遠在趙國的異人,能夠讓異人順利完成質子的職責,爭取能讓其早日回國,與安國公學習執政之道。

將所有事宜交代完畢之後,兩人盛情款待了呂不韋,一方麵是為了對呂不韋進行答謝,另一方麵是為了給呂不韋餞行。呂不韋眼見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安排在一步步進行,心中自然十分高興,於是欣然答應了安國公與華陽夫人的請求。收拾行囊,回到了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