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恩來在長沙會麵時的毛澤東,頭腦的溫度比一九六六年發動“文革”時要低得多。已經進行了八年多的“文革”再不是林彪在一九六七年所說的那樣:成績“最大最大最大”,損失“最小最小最小”。雖然周恩來的身體消瘦了一圈,抱病而來,但他意識到這是一次安排中國未來命運的會談。毛澤東呢,也意識到周恩來的意見是至關重要的。
周恩來再一次推舉了鄧小平。毛澤東表示讚同,說了那句眾所周知的對鄧小平的評語:“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
十二月二十八日,周恩來飛回北京。毛、周會談的結果,在幾天之後,就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政局:
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中共中央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一九七五年一月中旬,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以朱德為委員長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鄧小平為第一副總理。
在張春橋的眼裏,一月原本是吉利的日子。八年前,他正是在“一月革命”中奪得上海的黨政大權;萬萬想不到,八年之後的一月,他卻慘遭敗北。
“四人幫”的如意算盤,被毛澤東一語道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做委員長,她自己做黨的主席。”
江青的主席夢破碎了。
王洪文的委員長夢破碎了。
張春橋的總理夢破碎了。
從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至一月十八日,短短十三天之內,毛澤東和周恩來把中國的黨、政、軍大權,全都交給了鄧小平。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不再是王洪文,而是鄧小平。
鄧小平是個敢說敢做的人。他一上台,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所謂整頓,也就是整頓“文革”。隻消翻開《鄧小平文選》,他的一連串的整頓,都清清楚楚印在上麵:
《軍隊要整頓》(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一九七五年三月五日);
《加強黨的領導,整頓黨的作風》(一九七五年七月四日);
《軍隊整頓的任務》(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四日);
《各方麵都要整頓》(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十月四日);
……
鄧小平在整頓黨,整頓軍隊,整頓工業,整頓農業,調整文藝政策——用他的話來說,“調整其實也是整頓”。大約文藝界乃江青的一塊“寶地”,鄧小平用了一個好聽一點的詞兒曰“調整”,其中也有一個“整”字。
如果讓鄧小平這麼全麵整頓下去,就會把“文革”整掉,把“四人幫”整掉。
在宦途上顛顛簸簸、曆盡艱險的張春橋,用雙手托著腮幫,愁眉緊鎖。
他在思索著反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