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性策略要求暗示語言精練。現代生活節奏緊張,消費者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為什麼甩賣。因此,這種暗示會條件反射地引起消費者的興趣,“跳樓大甩賣”會使消費者想到降價甩賣,於是消費者就產生了一種購買欲望。
讚助社會就是銷售產品
沒有社會的發展,就不可能有商業的繁榮。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參與社會發展比單純追求經濟利益更為重要。
俗話說:“與眾人為善,聲名永存。”
縱觀眾多巨商的成功曆程,就會注意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舉措,即致富後都特別注重慷慨解囊做各種善事和公益事業。
猶太人篤信的一個信條是:猶太人生活在哪裏,就應該在哪裏生根。他們不但誠信經商,還用自己的財富和實業去幫助和庇護猶太同胞或非猶太人,他們相信,隻有以誠相待,取信於人,猶太人才會擁有朋友,而不是到處樹敵。
美國的菲利浦—莫裏斯公司是一家熱衷於讚助社會公益事業的有名公司,這家公司是美國500家大公司之一,是生產“世界銷量第一”的“萬寶路”香煙和食品、飲料的跨國公司。總部設在紐約,生意遍及五大洲,每年的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他們雇的員工多達114000人。
菲利浦—莫裏斯公司把讚助作為長期的推銷術,它每年都製訂讚助計劃,撥出大量財力和人力支持世界各國的一些文化事業活動。它所讚助的範圍很廣,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戲劇。
這個以生產香煙和食品為主的公司,在每年都要花上千萬美元的巨款去讚助一些與本公司經營的產品毫不相幹的事情。有些眼光短淺的人認為這是白費錢或愚蠢之舉,而菲利浦—莫裏斯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哈米什·馬克斯韋爾卻認為:
“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樣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和就業機會,向政府納稅,為股東增加利潤外,我們還懂得社會的其它需要。為此,我們準備履行和我們公司地位相適應的義務,為社會福利做出貢獻。”
他還進一步解釋說:
“沒有社會的發展,就不可能有商業的繁榮。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參與社會發展比單純追求經濟利益更為重要。作為菲利浦—莫裏斯公司的人,我們一直在探索創造性思想。我們想通過我們作為法人團體的努力使這種探索方式生動、活潑一些。這樣使我們的雇員們意識到他們都是在一個有促進力的環境裏工作,還可以使他們以及我們與之打交道的其他人都以和菲利浦—莫裏斯公司合作為榮。”
菲利浦—莫裏斯公司就是通過把自己和整個社會的利益聯係起來,通過讚助文化事業密切了公司與社會的關係,從而擴大了公司的影響和知名度,反過來又促進本公司的產品銷售。事實證明確實起到了有效作用。如“萬寶路”香煙在泰國市場原來是沒有銷路的。自從它讚助了“大都會環球歌劇使者”在泰國和東南亞巡回演出以後,它就逐漸打開了這個國家的市場。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猶太商人明白這個道理。在一切經營活動中,與人為善,把人與人的關係處理好,這是他們成功致富的秘訣,同樣是一種生存立足的策略,也是我們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
關注有錢人的流行趨勢
我們知道,要使某種商品流行起來,最重要的是先讓它在那些有錢人當中流行,特別是對那些比較昂貴的奢移品更是這樣。一種商品,當它在有錢人中流行時,就會在一般老百姓中形成一種示範效應。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般人都羨慕上流社會,且願意與上流社會接近,上流社會流行的衣飾、運動、口味、風格無疑對一般人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女性、少男少女影響更大,他們總會去趕潮流,競相模仿。
大生意人深諳此道,並以此來操縱流行趨勢。比如猶太富豪羅斯柴爾德的發跡,就是利用古錢幣讓其先在上流社會中流行起來然後再普及大眾的。此外,日本的漢堡大王藤田的發跡史也體現了這一點。
銀座猶太人藤田先生不僅靠漢堡包大發其財,而且還做女人和小孩的生意,如鑽石、時裝、高級手提包、玩具等。
在經營過程中,他首先把對象放在上流社會中有錢人的流行趨勢上,無論是鑽石的花樣,服飾的色彩,還是手提包的樣式,都是按照有錢人的喜好特製的。結果,他的生意不僅暢銷,而且20年來經久不衰,從未發生過“流血大拍賣”的事。
當然,藤田先生之所以能戰勝競爭對手,還在於他善於從實際出發,靈活多變,絕不是隻知道選購在歐美最風行的服飾。因為歐美的服飾隻適合那些金發碧眼、身材修長的歐美姑娘,而日本的婦女黃皮膚、黑頭發、個子矮小,和那些服飾很難和諧。
有錢的人,即使錢再多,也不會拿錢去買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所以,那些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商人們,雖然片麵地趕上了有錢人的時髦,但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恐怕最終還免不了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