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潛規則一:自我修煉,練好內功能抗大壓(5)(2 / 2)

(5)珍惜眼前好時光

有許多人生活在期望中,老是著眼於將來,完全失去了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眼前的時光。高中學生盼望進大學;進了大學,盼望做工程師時的愉快;做了工程師,他以為要跟瑪麗結婚、成家才會幸福;如此這般……永遠在盼望。

終於有一天,盼望失去了光彩。這時候,一個人的思想、價值、動機都有一番巨大調整;他們開始呈現老態,意誌消沉;從盼望將來一變而為回首當年(過去卻已一去不返)。

其實,最可貴的是眼前時光。未來美景的最佳保證,莫過於善用眼前光陰,好好過眼前的日子,以有效的方式工作、思索和幫助人。隻要你不斷善用眼前光陰,將來必然會更美好。

點評:

人們都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先營造自我。成功人士在做事之前,會首先衡量自我,全身心營造自我。

13.多一分熱忱,少一分冷漠

愛默生說:缺乏熱忱,難以成大事。沒有人能靠冷漠而成就大事,而凡成大事者無一例外都具有熱忱的情感。

熱忱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的感覺和興趣。沒有熱忱,肯定不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盡心盡責,不會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為過於冷漠,對工作缺乏認真,幹到哪兒算哪兒,因此不能贏得尊重,更談不上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熱忱。

一個寒冷的晚上,2500名青年男女湧進了紐約市賓夕尼亞體育館的大舞廳。六點半,大廳內已座無虛席了,到了八時,大廳被擠得滿滿當當。

這些人勞累了一天,他們晚上來這兒幹什麼?

他們前來是為了傾聽最新、最實用的課程《有效地講話並在工作中影響他人》的第一講,這是由“戴爾·卡耐基言語技巧和人際關係協會”舉辦的課程。

與此同時,人們正在爭相傳閱戴爾·卡耐基的《影響力的本質》一書。

在其後的24年裏,紐約市每天都要開設這些課程,聽卡耐基演講和接受該課程培訓的人多達15萬,甚至連威斯訂豪斯電氣公司、麥道公司等一些保守的公司也派出管理人員接受培訓。

戴爾·卡耐基是無可懷疑的成大事者。

有人問卡耐基,他是如何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他微笑著說:“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熱愛我的聽眾。”

卡耐基表現了他的熱忱。

熱忱是發自內心的激情,如果一個人身上激情洋溢,那麼他就是有吸引力的。

卡耐基的成就來自熱情的追求,卡耐基的課程也把熱忱做為最基本的一課。他用他的熱忱感染著他的學生。

卡耐基在課堂上比較喜歡這樣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覺到熱忱的感染力,成大事的人和失敗的人在能力上差別並不大,但正是由於各方麵條件相近,熱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熱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困難。”

卡耐基在他的備忘錄中這樣寫道:“我說的熱忱,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本質,它深入到人的內心,任何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情,那些都是虛偽的表現……隻要你充滿了對別人的愛,你就會興奮,你的眼睛,你的大腦,甚至你的靈魂都充滿了激情,這種激情可以感染別人,鼓舞別人。”

卡耐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講授他的課程的。

維利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雖然他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卻不能讓人喜歡他。

為此,維利非常苦惱,所以他來向卡耐基請教。

“卡耐基先生,我在演講中也愛來點小幽默,雖然能引聽眾發笑,卻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該怎麼做呢?”

“問題就在這裏,”卡耐基深沉地說:“你應該表現出你的熱忱,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了。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的那些小笑話隻能讓人感到你很滑稽。不要再講你的小笑話了,拿出你的真誠和熱忱來,你會受歡迎並有所成就的。真情比技巧更加管用,請記住這一點。”

維利在以後的演講中果然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卡耐基把這件事當作一個很好的例子運用在了他的講課當中,最後他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