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潛規則五:洞察人心,攻“心”為上成大事(2)(1 / 3)

·有人說話的速度忽然比平常緩慢,那就表示對對方懷有不滿或敵意的意思。

·說話的速度忽然比平時加快,那就表示對方有弱點存在,或者表示說話的內容不確實。

·凡平時沉默寡言的人,忽然變得能言善辯,那就表示他內心含有一種想被人知道的秘密。

·說話聲調很高昂的人,表示他自己任性的性格。

·有人說話的抑揚程度非常激烈,大部分屬於自我顯示欲很旺盛的人。

·說話很有決斷的人,對於談論的內容滿懷堅定的信心。

·無緣無故小聲說話的人,主要是對於事情缺乏信心,大部分都帶有女人的性格。

·希望把一種話題拉得很遠,故意說個沒完,這是害怕別人提出反駁的證據。

·有意立刻得出結論來的人,也是害怕別人提出反對的表不。

·有人不斷把視線脫離說話者,或撥動手指,這表示對於話題已感到厭煩了。

·反複探詢對方所說的話意,這是很有耐心,而且也是好奇心很旺盛的人。

·一麵仔細傾聽,一麵點頭稱是,這是認真聽話的證據。

·一麵聽話,一麵點頭,但不把視線集中於說話者的身上,那就表示他對於話題不發生共鳴。

·表示太多不必要的點頭,或者胡亂答話的女人,大部分對對方談話的內容都不太明白。

點評:

了解了這些,就能比較全麵地洞悉對方各方麵的情況,以使他幫你成大事作好鋪墊。

5.知人善用

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成大事必離不開下屬的鼎力相助,故領導者一定要懂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知人難從哪裏顯示出來?這裏給你一雙慧眼。人才有多種多樣,是不容易鑒別的,用語言也表達不盡。有博學的人才,有宏通的人才,有開創的人才,有守業的人才,有俊發的人才,有雅懿的人才,有剛直的人才,有運籌帷幄的人才,有勇悍的人才,有涵容的人才,有豪俠的人才,有雄辯的人才,有木訥的人才,有果斷的人才,有智巧的人才,有俊傑的人才,有清逸的人才,有恬靜的人才,有躁銳的人才,有持重的人才,有誠實的人才,有大受的人才,有遠略的人才。形形色色的人才,審視他,詳察他,明辨他,而後慎用他,這樣就不會有所遺漏了。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怎麼會暴露他的胸懷呢!心是外貌的根本,審心而善惡自現。行為是由心所產生,觀察行動而禍福就知道了。這確實是由心術而觀察人的行動,由行動而得出心術的獨家法門。

隻有人才難以了解,了解人固然是不容易的。如若平常沒有其它的長處,隻不過以毀譽為用為舍。他之所以得到賞識,或出於杯酒談笑之間,或是看到他豐韻神意的狀態,或者是生平沒見過一麵,突然覺察到他的行動而得到的。都是虛心獨鑒,不聽人言。

必須看到他的正麵,又要看到他的反麵,才能了解他的心;必須看到他的外表,又要看到他的內心,才能了解他的意;必須看到他親近什麼人,又要看到他疏遠什麼人,才能知道他的情。

問他的話,看他回答的詳細。追究他的回答,以觀察他的變化。與他論政治、軍事等方麵的事,來觀察他的誠意,明質顯問,就可以看出他的德行。給他財物,來觀察他是否廉潔,試著給他女色,來觀他的貞節。告訴他的困難,來觀察他的勇氣。讓他醉酒,來觀察他的態度。人證齊備,就能分別出賢與不肖。

富的時候看他是否犯法,貴的時候看他是否驕傲,委以重任看他是否忠實完成,處理問題時看他是否隱瞞欺騙,危險時看他是否臨危不懼,他從事複雜工作時是否被難住。富的時候沒有犯法,是仁;貴的時候沒有驕傲,是義;委以重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是忠;處理問題不隱瞞欺騙,是信;危險的時候不恐懼,是勇;做事時不能難住,是智慧。這是薑太公論知人的方法。這些都是知人不能片刻忘記的,沒有第二個更好的方法。

知人的方法有七種,問他的是非,而觀察他的心誌。追問他的辯詞,而觀察他的變化。詢問他的計謀,而看他的忠誠:告訴他的禍難,而看他的勇氣。以酒醉他,而看他的性格。讓他麵對利益,而看他的清廉。期待著他辦事,而看他的能力。這是諸葛亮論知人的方法。

觀察他的決定與措施,以明白他的間雜。觀察他的感變,以審視他的常度。觀察他的誌向,了解他對於名聲的態度。觀察他的原由,以辨解他的依從。觀察他的敬愛,以了解他的通塞。觀察他的情機,以辨別他的恕惑。觀察他的短處,以知道他的長處。觀察他的聰明,以知道他的通達。平靜與高傲的氣質在於神,明與暗的實處在於精,勇與怯的趨勢在於筋,強與弱的主體在於骨,靜與躁的決定在於氣,悲慘與歡喜的心情在於色,邪與正的心情在於儀。態度的動在於容,緩急的狀態在於言。觀察他的短處,以知道他的長處,偏向於才的人,都有他們的短處。所以正直的也失去隱私的一麵,剛強的也失去嚴厲的一麵,柔和的也會失去急躁的一麵,所以說正直的沒有隱私,無以成就他的正直,既然喜歡他的正直,不可沒有他的隱私,揭發他人隱私的人,是正直的象征。剛強的人不嚴厲,就不可接濟他的剛強,所以不得不嚴厲。這是劉邵論知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