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靠的是什麼外在力量才使這些得以充分體現呢?是知識,隻有掌握充足的知識,才會有智慧,有了智慧,每有發現就會產生聯想,由聯想而醞釀出的方案就能夠走向成功。
點評: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機會成就大事,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抓住機會,因為機會是一些非常細小的苗頭,不容易被發現。而那些成功者就是能夠抓住那些小小的苗頭,發展出宏大的事業。
9.當斷則斷,快打正著
在機遇麵前,如果我們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就會失去機遇難成大事,因為機遇是不等人的。
世間讓人感到可惜的就是那些不能決斷的人。事情對他有利時,他不敢拍板,前怕狼後怕虎,這也顧忌那也猶豫。這種主意不定、意誌不堅的人,既不會相信自己,也不會為他人所信賴,機遇更不會屬於他。
因為不敢決斷而失去成大事機遇的事例在我國古代曆史上層出不窮,比如韓信就是一例。
楚漢相爭的時候,作為第三者的韓信實力最大,他完全能左右楚漢的勝敗之局,辯士蒯通便對韓信說:“當今楚漢二王的命運操在你的手中,你投靠漢,漢就會勝利;投靠楚,楚就會勝利;我願對你推心置腹,貢獻計謀,對你有極大的好處。眼下,你占據齊國的地盤,如果你從燕趙兩地空虛的地方出擊,就可以控製楚漢的後方;此時,你滿足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要求,天下自能聞風而起,都來響應你。順者則昌,逆者則亡,機遇來了不去把握,自己反而會遭禍殃。希望你慎重考慮!”
依照時局,韓信的勢力,足以有稱霸的資本。但他對此猶豫不決。幾天後蒯通又勸諫說:“計謀大事在於時機,錯過了時機而能永久處於安穩的地位,少見。在機遇麵前要迅速做出決斷。猶豫不決,是事業的大害。隻看到小小的計謀,卻失去了天下的大局麵,已看清楚了,卻不敢去做,是百事的禍害。猛虎的猶豫,還不如蜂蟲的致讚;駿馬局促不前,還不如駕馬的安步。雖然有舜禹的智慧,默默不言,還不如聾啞人的手勢指點。唉!功勞難成,卻容易毀敗;時機難得,卻容易失去。時機呀,時機!不會再來了,但願你細致考慮吧!”
然而韓信仍然在猶豫,他不能下決心背叛劉邦,最後終被劉邦殺害。如果韓信當時聽從了蒯通的勸告,鼎足而立,再招攬天下的賢人哲士,收服天下民心,漢室江山就會易主了。
韓信的悲劇在於他對機遇沒有充分的認識能力,更沒有決斷機遇駕馭機遇的能力。
兵家常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禍害,不僅僅表現於打仗方麵。在現代的商業戰略上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商戰之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你在商場上隻會一敗塗地,無立身之處。因此,斬釘截鐵,堅決果斷,已成當代經營企業家的成功秘訣之一。當然,這裏說的是當機立斷,首先,指的是認準行情,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而不是心血來潮或憑意氣用事的有勇無謀。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為三。”當機立斷的另一方麵,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
點評:
那些成大事的人之所以成功得益於在機遇麵前有果敢決斷、雷厲風行的魄力。他們有時難免犯錯誤,但是,他們比那些在機遇麵前猶豫不決的人能力強得多,因而他們成功的機會也大得多。
10.在眾人麵前展露你的才華
成大事者總是習慣在讓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工作,並盡力讓自己的才華在眾人麵前“冒尖”。
擔任從事多角化經營,旗下擁有數個子公司的美國主要建設公司Merit Chagman和scoet的副總經理,現年三十二歲的路易斯·M·休待,他對掌握機會的詮釋為“替自己的才華安裝聚光燈”。他認為人應該在讓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工作,並盡力讓自己的才華在眾人之中突顯出來。對於他這句話,我深有同感。路易斯也指出:“現在這個時代,能人輩出。但許多人空有才華而無人賞識,就這樣浮浮沉沉地過了一生,令人為之惋惜!”
他則不同,他絕不甘心被人忽視。於是,一開始他便將自己安排在容易掌握機會的地方。為能達成自己的人生計劃,首先他在學校裏學習法律,一方麵他認為以此為業既安全又可靠,另一方麵他認為作為一名法學家可以有許多機會在眾人麵前展露自己的才華。因此,就在這種觀念的支持之下,他以十分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佛羅裏達州立大學。他的所學沒有白費,畢業之後,他便馬上進入塔拉哈希市一家法律事務所工作。
關於實務方麵,他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作為自己的行動方針。沒有多久時間,他便得到青年商會、在鄉軍人組織等團體的認同。
如此熱烈參與社會活動的結果,使他獲得了第一次發展機會。他在事務所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即被塔拉哈希市的人們公認為是最有才華的年輕有為的法學家,因此他在二十四歲就被任命為該市的法律顧問。直至今日,在佛羅裏達州,他仍然是年紀最輕的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