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鞋類設計師(1 / 1)

一、職業介紹

捕捉流行元素,把握時尚潮流——這就是鞋類設計師。我國是傳統的製鞋大國,企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設計師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視。具體來說,鞋類設計師主要是從事海內外市場調研、流行趨勢、專業技術、麵輔料、產品需求、相關資訊等信息和資料的搜集和分析,並完成市場分析報告;根據品牌的特點定位及潮流趨勢,開發設計新款鞋型;做好產品創新與成本控製的結合,從設計角度適當考慮產品生產。鞋類設計師指根據人體腳型、運動機理及美學原理,結合製鞋材料的性質和製造工藝,設計各類鞋產品的人員。

二、工作內容

1.設計鞋楦、鞋幫部、鞋底部造型和結構;

2.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打板;

3.開展市場調研,收集整理流行元素,把握流行趨勢;

4.開發新產品,試製新材料、新工藝,引進新技術;

5.製定鞋類產品的加工工藝;

6.進行鞋類產品生產管理和工藝管理;

7.製定、審核並執行鞋類產品企業標準;

8.參加或承擔原輔材料的製定、檢驗、驗收工作。

三、職業現狀和前景

製鞋行業是我國輕工行業的龍頭產業,鞋類產品是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產品。2005年我國出口鞋類產品69億雙,創彙190億美元,出口到世界200餘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製鞋行業的主要產區在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3個製鞋大省分別為廣東(占43%)、浙江(占20%)、福建(占15%)。製鞋產業的興起,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也加快了對鞋類產品的科技投入,在設計和研發領域取得很大進步。目前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了鞋類產品的設計隊伍,並在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不斷上升,國內市場對鞋類設計師需求旺盛。預計今後10年中對鞋類設計師的需求在25萬~30萬人。

鞋類設計師在開發鞋類產品時,不但要注意鞋類產品的外觀造型(線條)設計,還要顧及其內在的功能性,材料色彩工藝的搭配,因此鞋類設計師與版師與藝術家有所區別。版師以技術為主,藝術家以美學為主,而鞋類設計師需以市場消費需求為主,把技術與美學結合起來,是將科技與藝術、文化及經濟結合起來的產物。作為鞋類設計者,需要具有市場意識、超前意識、美學意識、品牌意識、文化意識、獨創意識、品位意識、環保意識、自我否定意識,而這些都是需要在平時的工作與實踐中學習和實際的運用中加以注意並不斷培養的。

鞋類設計師不一定是版師,但應懂鞋類製版工藝、生產工藝,在產品設計時應清楚了解產品各部件間的關係,是否存在不合理、是否耗材,設計的產品能否量產,工藝難度是否可以做到,以便由版師照鞋形所需的楦頭去打版,並交由專業的工藝實現人員去做,如熱切高頻/材料的裁切,產品的車工等等。鞋類設計師也不一定是優秀的藝術家,但應懂藝術與美學,並能把藝術應用到設計中去。當然,關於有些設計,也可以由藝術家去完成,如鞋款上的圖案設計,有時候我們可以找現成設計好的圖案。鞋類設計師也不一定能親手製作各種鞋類產品,但應懂得製鞋的材料與工藝搭配,能根據需求設計出符合生產要求的設計圖,供開發生產部的師傅工人去操作。鞋類設計師與空間設計師相似,空間形式與空間設計圖由設計師完成,而空間本身則由他人去營造;同樣,鞋類設計師隻完成產品構思和相關的圖紙及效果圖與說明產品工藝細節要求,鞋的製作本身由開發生產部去完成。以上所要注意的其實就是各專業的知識點要能融會貫通,設計過程中培養審美判斷力和藝術鑒賞力為設計師所應用。

鞋類設計師的薪資範圍在2000~6000元/月。企業招聘鞋類設計師時通常不會對學曆有過多的限製,比起學曆,企業更看重從業者的創意和經驗,一般剛剛畢業的應屆大專生的月薪在2000元左右,工作3年以上的大專生和有1~2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月薪在3000~5000元左右;從地域上來看,像廣州這種服裝鞋類的重要生產地,通常會提供給鞋類設計師不錯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