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對於讓位與否,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人認為讓位不妥,把革命大業交給一個老奸巨猾的舊官僚,則民國之前途難料,但苦於無款無餉,別無良策,隻好無可奈何地建議孫中山:“盡管袁世凱不好,我們要希望他好,要用誠懇的勸告、嚴密的監視,感動他,鼓勵他,使他不得不好。”這人比宋教仁還要天真,居然孩子氣十足。還有的人勸孫中山:“既然讓位可達到迅速推翻清廷的革命目的,就不應該再起戰爭,靡爛人民,還是以議和為上策。”可是,另一些革命黨人對此非常失望和強烈不滿,他們向孫中山直言:“如何以艱難甫造之民國之總統,授諸滿清斥廢之大臣,況袁某之狡詐成性,偏用群小,將來我等必食惡果!”有的革命將領慷慨陳詞:“人們流血犧牲打下的江山,讓給袁世凱來坐鎮,實不甘心!應該盡起北伐之師,直搗虜廷!”孫中山聽了各種各樣的意見,想了一夜,輾轉難眠。和乎?戰乎?他一時竟不能定奪。忽然,他想到民眾乃民國之主人,總統乃是民眾之公仆,此等有關民國前程之重大決策,何不問民眾去?於是,他就專為此事,到夫子廟去聽取民眾的意見。
雖說是寒冬臘月,夫子廟還是同往常一樣,熙熙攘攘十分熱鬧,做買賣的商賈人販,走江湖的郎中藝人,乞食的花子,浪蕩的閑漢,真個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叫賣聲、唱彩聲、討價還價聲、賭徒的吆喝聲,混成一片。唱鳳陽花鼓的,說古評書的,吹拉彈唱,嘈雜不堪。孫中山和那衛士來到一家茶館門前,泡了一杯龍井香茶,付了茶館主人一元軍用鈔票,然後和顏悅色地對茶館主人說:“老板,借你店中一張桌子和一條凳子用用行嗎?”
茶館主人見孫中山雖然穿件粗陋的呢子大衣,但卻帶著護兵,猜不出他是多大的官,見他說話和藹,付了茶資,也就答應了。孫中山和衛士把桌子和條凳從茶館裏抬出來,擺在一處最熱鬧的地方,當作一個臨時的講台。孫中山隨即登上,用嗽叭筒操著廣東腔的國語,對民眾演講起時局來:
“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們,你們知道當前的國家大事嗎?”
人們不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總統孫中山,開始也並不在意,可是他那氣宇軒昂,舉動有則,以及那和藹可親的態度,愷悌慈祥的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許多人。人們停住手裏的營生,三三兩兩圍了過來。孫中山精神飽滿,用他那極善於演說的風采和言辭,滔滔不絕地指出清廷的腐敗和喪權辱國的罪行,以及人民備受專製壓迫的種種痛苦,闡明了共和政體是人民當家作主、共商國事的一種良好製度,最符合中國人民的願望。接著,他又講了當前的國家形勢,向群眾征求對和或戰的看法。
孫中山說完,用期待的目光望著自己周圍密密層層的聽眾,沉寂了一會,聽眾們開始竊竊私語。接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頭兒,拉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從人群中擠到孫中山跟前,顫顫巍巍地說:“先生,你講得好。我姓陳,是無錫鄉下的種田人。家中原有一畝良田,祖輩賴以營生,半饑半飽,不死不活地總也混過了三十餘年。4個月前,鄉裏和城裏一樣,都翻身了。聽說要平均地權,我們一家老小五口,樂得一夜睡不著,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再有兩畝田地,那往後的日子準能好過啦。沒料到,這平均地權沒盼到,縣裏的衙役卻找上門來了,說是要為革命軍籌集軍響,催我們繳交欠賦。天哪!我們哪裏拿得出錢啊!我那倔強的兒子,便和衙役爭吵起來,虎狼般的衙役當即把我兒捆綁起來送到縣衙門。我隻好賣了一畝到縣裏交了軍餉,才放出我的兒子。但我的兒子被打成重傷,回家不久就……病死了,兒媳婦懸梁……自盡了。如今,隻剩下我六十老翁和七歲小孫子,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鄉下無法生活,隻好進城來沿街乞討,嗚嗚……”說畢,祖孫淒慘地痛哭起來,周圍的人無不同情,潛然淚下,有的人慷慨解囊相助,有的人送上銀元或鈔票,有的人給孩子送燒餅。老頭忙拉著孫子感激涕零地說:“福兒,還不快跪下,感謝大爺大伯大叔們的救命之恩!”孩子馬上跪了下去。孫中山見狀,鼻子一酸,把僅有的10元軍用鈔票也遞給了那老頭兒。革命給老百姓帶來了多少好處呢?孫中山感到非常歉疚。
這些南京市民,在徐紹楨的江浙聯軍攻城之前,受過張勳辮子兵的蹂躪屠殺。革命軍攻城時,又受過雙方炮火的洗劫,弄得十室九空,對戰爭餘悸尚存,現在又聽陳老頭的哭訴,因此一聽到打仗,莫不談虎色變,膽戰心驚,於是,聽眾不約而同地喊了起來:“別再打仗啦!”“讓我們安安生生過日子吧!”“能通過和平談判推倒清廷再好不過了。”
孫中山舉起右手,示意大家安靜,待場上逐漸靜下來之後,他望著大家說:
“各位都不願意打仗,希望過安生日子,你們的意見我都清楚了。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同意袁世凱當民國政府的大總統嗎?”
這個問題太突然了,大家一時不知怎麼答才好,又嗡嗡唧唧議論起來。過了好一會,一位須發斑白的紳士模樣的老者,走到孫中山的跟前,十分慎重地說道:“大總統還是由孫文來做才好,他是革命黨的黨魁,聲名播於海內外,國人信服。”
一個青年人在人群中舉手高聲喊道:“袁世凱是當今的曾國藩,我們不要他當總統!”
“要孫文,不要袁世凱!”人群中有的人在疾呼。
一個胖胖的商人模樣的人從人群中擠到孫中山跟前,氣喘呼籲地說:“隻要不再打仗,生意有得做,我看,讓袁世凱……當民國大總統……也行!”
“此人必是袁世凱派來的奸細!”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這一喊可不打緊,馬上有人又喊了起來:“抓住他!不要讓他小子溜了!”人群中立即衝過來幾個青年人,七手八腳地便扭住了那胖子。
胖子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孫中山的腳下,叩頭如搗蒜一般:“先生饒命!我不是奸細,我不是奸細呀!我是一個鹽商,道地的買賣人,請先生明鑒!”
還未等孫中山說話,旁邊正扭著胖子胳膊的年輕人卻厲聲喝道:
“你擁護誰當大總統?是孫文還是袁世凱?快說,我不打你。”
“我……我擁護孫文……當大總統。”胖子戰戰兢兢地說。
這時,那位紳士模樣的老者,無限感慨地對孫中山說:
“先生,聽你剛才說的話,我想,你一定是革命黨。民眾的話,你聽到了,眼前的事,你也看到了。請你務必把大家的話帶回去,轉告孫大總統,此乃民眾之呼聲啊!”
孫中山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放下喇叭筒,左手扶胸,右手高舉,響亮地說道:
“我就是孫文。感謝各位對我的信賴!大家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我回去就與臨時政府的各位負責官員認真商議,無論是戰是和及由誰出任大總統,我都要順應民眾之呼聲,謀國家之富強與統一,謀民眾之安居與樂業。”
孫中山說完,台下立刻爆發了陣陣熱烈的掌聲。他向大家揮揮手,然後從桌上跳下來,便和衛士一起將桌子條凳搬進茶館,謝過主人,才離開夫子廟。那位紳士模樣的老者怔怔地望著孫中山離去的背景,慨歎道:
“他就是孫大總統,好總統啊……”
紛紛攘攘天黑以後,風刮得更緊了,下起了鵝毛大雪。晚上,除了開會之外,孫中山照例是在起居樓上的房間裏辦公的。他在辦公桌前坐下,鋪開八行箋,提起狼毫,準備給袁世凱擬一封電文。這些天來,經過和各方麵的人士反複商談,又召集了臨時政府總長以上的會議以及參議院全體議員會議,就和與戰的問題、讓位給袁世凱的問題進行多次討論,逐漸形成了一致的看法:為了既迅速推翻清廷的統治,同時又避免同胞流血,擬用和平手段爭取袁氏反正,使其逼迫清帝退位,事成之後,推舉袁世凱為民國大總統。孫中山現在要擬的就是給袁世凱打招呼的電文。
可是,他剛提起筆來,卻感到重如千鈞,握筆的手竟被墜得微微顫抖起來。他下意識地看著這支製作精巧的湖筆,筆杆上有深咖啡色的斑紋,筆毛豐滿,閃著光澤,筆鋒挺峻。孫中山十分珍愛這支毛筆,在亡命海外的年月裏,他一直帶在身邊,寫了多少揭露清廷腐敗、宣傳革命的文稿以及與友人、同誌的書信,募征捐款的收據,用的就是這杆毛筆。自從任總統以來,又用這支毛筆寫下了許多戰鬥檄文、公告電文、指揮北伐將士的命令、籌集軍餉的信函、為鞏固新生的共和國草擬的法令告示……那時候,狼毫一揮,渾身是勁,才思敏捷,往往落筆成文,十分得心應手。可是今天,手與筆都不聽使喚了。他放下筆,活動了幾下手腕和手指,又拿起來,拿起又放下去,最後一次竟拿不動了。這時,盧慕貞端著煮好的咖啡進來了,她輕聲問道:“逸仙,你喝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