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宋妃抱枕頻傳怨 燭光斧影歎蕭牆(1 / 2)

覺慧、弘忍送到寺外,戀戀不舍,依依惜別,但是張瓊遲遲沒有出寺。就在人們納悶的時候,隻看到張瓊光著頭,一身灰色僧袍,雙掌合十,從寺裏麵走出來,這樣的場麵讓眾人目瞪口呆。

張瓊都到趙匡胤的麵前,撲通跪下說道:“皇上,臣原本就是一介莽夫,有幸得皇上垂青,陪伴皇上左右。但是臣下心慕佛門,並且沒有妻兒,孑然一身。臣願意從此之後與山林古寺為伴,度過餘生。希望皇上可以成全臣下的心願!”

“張瓊,朕的確是有愧於你,但是朕從來都將你視為兄弟。你怎麼可以如此絕情,竟然要離開朕呢?”趙匡胤臉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著,就連說話的聲音也變得顫抖了。

“皇上的心意臣明白,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臣之所以出家,並非負氣,也並非心有怨言,隻是因為當年臣因為複仇一時失了心智,竟然將孫道英一家趕盡殺絕,就連吃奶的孩子都沒有放過。這麼多年來,那雙無辜的眼睛,一直日日夜夜看著我。臣下自知罪孽深重,隻有這佛門淨地,才可以洗去這滿身的冤孽,希望陛下可以成全臣!皇上若不答應,臣就會立刻死在你的麵前!”說著,將剛剃的光頭朝地上狠狠地叩去,一下、兩下、三下,砸得地麵咚咚直響,殷紅的血汩汩而下,染紅了堅硬的地麵。眾人瞪大了眼,誰也不敢去勸阻。

趙匡胤的臉色變得非常凝重,頷下的須髯簌簌抖動,緊緊地盯著張瓊,半晌才猛地一甩手,大聲吼道:“好了,你們全都留下,隻要朕一個人回京城就是了!”轉身登上抬竿,揮手說,“走,下山!”張瓊立刻爬起來,顧不及擦去滿臉的鮮血,跪倒在轎子前麵,哽咽著說道:“皇上,臣有負於陛下。陛下,您多保重啊!”

抬轎杆的依舊是那幾個轎夫,但是趙匡胤明顯感覺比上山的時候晃得更厲害了。每一次晃動,就意味著離開龍興寺、覺慧、張瓊又遠了一步,他心中的沉重,也隨之加了一分。他明明知道張瓊他們依然還在山上眺望,但是始終沒有回頭再看一眼。

今生今世,隻怕是再也不會來到龍興寺,再也見不到這些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了!趙匡胤緊閉雙眼,一把抹去眼角兩行渾濁的淚。

趙匡胤一行,經唐州向北,一路上因天氣轉熱,到達洛陽,已經是六月中旬,盛夏已經來臨。

洛陽是大宋的西京,建有專門的行宮,趙匡胤前幾次來省墓的時候,都居住在這裏。這座行宮建於乾德初年,坐落在洛陽城正北,風閣樓台,飛簷碧瓦,除了規模較小之外,絲毫不亞於東京的皇宮,堪稱洛陽最有氣勢的建築。

趙匡胤在宮中休息了幾天,召石守信來行宮見麵。

自從石守信交出兵權之後,從來都不過問政事,一心斂財禮佛,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的,就像一尊彌勒佛一般。他行過叩拜禮之後,在趙匡胤左側的椅子上麵坐下來,說道:“臣聞皇上南巡襄陽,一路辛苦了。皇上,李良現在怎麼樣了?臣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沒有見到他了,真的非常想念。”

“他依舊是老樣子,精力充沛,身手更勝往日了。龍興寺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比朕的皇宮強上百倍,所以他當年毅然決然的回到寺中,現在就連張瓊也都留下不回來了。”一說起張瓊,他就不免傷感。

“皇上不必難過,人各有所誌。”皇上還是不要傷心了。

“你不要再安慰朕了。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死的死,走的走,朕現在真是變成了孤家寡人!”

石守信眯著眼,微微一笑道:“其實隻要皇上願意,有一個人肯定會回到皇上身邊。”“誰?”

“趙普!趙宰相為大宋江山殫精竭慮,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卻被貶往郴州,臣也替他打抱不平。如果皇上深思故人,為什麼不將其召回呢?”石守信抓住機會替趙普鳴怨。

趙匡胤陷入沉思,久久沒有說一句話。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陪同趙匡胤往城東拜祭安陵。

趙匡胤在父母的陵前,親自擺放好祭品,點燃香燭,叩拜之後,依舊跪在地上,遲遲不願意起來。他默默回憶著父母生前的容貌,暗暗歎道:“人生易老,隻怕是今生今世難以再來朝拜安陵啊。真是太可悲了!”趙匡胤悲從中來,不禁潸然淚下。

石守信叩拜之後,站在一旁,見趙匡胤的行動緩慢,目含憂戚,也不禁暗自感歎:“皇上已經老了!”

過了很久,趙匡胤才控製住情緒,直起身子,一步步登上墓台,默默地注視著遠方,臉色變得十分沉重。整整觀望了半個時辰,才緩緩走下墓台,麵朝安陵的西北方向,走了兩百步,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這個地方就是朕以後的陵墓所在地。朕在他們生前沒有盡孝道,死後願意永伴父母身邊,朝夕陪侍。朕的陵墓就叫做‘永昌’,與安陵合為‘安昌’。願我大宋江山永在,國民安昌!”

自從趙匡胤離京,趙光義就遵旨入住廣聖宮,替皇兄處理政事。趙光義與宋皇後可謂是日久生情,趙光義起初對皇後的熱情甚感惶恐。但是宋皇後因為身份較為特殊,在趙光義繼任國君的大事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絕對不可以得罪的。這樣,兩個人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