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提問和回答自有妙招(2)(2 / 3)

6.一詞多義法

日常用語中的詞絕大多數是多義的,例如“老”字,僅《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就有17種含義,以“老”字打頭的詞條148個,這就給岔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例如:經婚姻介紹所介紹,一對大齡青年男女初次相見,介紹所的同誌當場悄聲地問男青年:“你看怎麼樣?”男青年冒失地大聲說:“老點!”一下子使在場的人都陷入了難堪之中。但那個女青年諳熟談話藝術,笑著說:“這位同誌很坦率,第一次見麵就說我老成,真難得!”難堪的局麵打破了。這個女青年就是把年齡大的“老”改換為成熟有經驗的“老”,利用一詞多義,巧妙地岔開話題。

在農貿市場上,一個小夥子高聲叫賣:“又長又嫩的蠶豆,快來買啊!”一個大娘看了一眼說:“你的蠶豆老了。”小夥子機靈地說:“大娘,你說對了,我的蠶豆老多了,種了一畝多地,長得很好,能收好幾千斤,自家產的,你老要買,咱少算點錢,秤頭高一點。”於是,大娘留住腳步,其他人也湊了過來。這個聰明的小夥子就是把與“嫩”相對的“老”,改換成表示“極”“很”等意思的“老”,並與“多”連在一起,變成了表示數量“老多老多”的意思,岔開了原來的對自己不利的話題,做活了生意。

7.相近概念法

日常用語裏很多詞所表達的概念沒有明確的界限,常常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利用這種模糊性,就可以把話題中某些概念轉換為與它相近的另一個概念,岔開原來的話題。1950年代,我國政府發表人在北京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介紹了我國經濟建設成就和對外方針之後,請記者們提問題。一位西方記者站起來說:“請問發言人先生,中國可有妓女?”對於這一不懷好意的問話,發言人坦然自若,雙目盯住這個記者,思索一下,正色回答:“有。在中國的台灣省。”話音剛落,全場響起一陣掌聲。發言人的回答,是用“中國的台灣省”這一表示局部的下位概念置換了“中國”這一表示整體的上位概念,巧妙地岔開了西方記者不懷好意的提問,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8.同音異義法

在現代漢語裏,同音異義字很多,音同義不同或音相近而義不同,這在書麵語言裏是界限分明的,不容混淆。由於談話用口語,以聲傳義,不見字的形體,這就有了相當的含混性。利用這種含混性,抓住同音異義的詞語,就可以巧妙地把話題岔開。請看下例:

魯侍萍:(走到周萍麵前)你是萍……憑什麼打我的兒子?

曹禺:《雷雨》

魯侍萍利用“萍”與“憑”音同義不同,把話題從認周萍為自己的兒子岔到責問周萍為什麼打人上來。由於音相同義相異,僅一字之差,話題全改。

9.求新好奇法

求新好奇是人們普遍的心理要求,在新與舊、平與奇這根杠杆上,人們的注意力總是願意往新與奇的一端傾斜。談話中的話題至少有一方是感興趣的,如果能再提出一個更新鮮更有趣的話題,利用好奇心理,就可以把對方的談興吸引過來,自然地岔開原來的話題。例如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的結婚照片時,常常這樣問:“媽媽,這張照片上怎麼沒有我呀?”如果不想正麵回答,就可以把話題岔開,說:“薇薇還沒長大呢,等長大了,也穿這樣漂亮的衣服,照彩色的照片,好嗎?”孩子聽了,一定會很高興。孩子看見火車,也常常問:“媽媽,火車為什麼跑得那麼快?”這個問題一句半句說不清楚,孩子也不一定對你的解釋感興趣,最好早杷話題岔開,說:“是呀,火車跑得可快了!過幾天帶薇薇去姥姥家時,咱們就坐這麼快的火車。”孩子一定會高興地拍著小手,述說起去姥姥家的事。這是因為孩子對穿漂亮衣服照彩色照片比照片上為什麼沒有她更感興趣,對去姥姥家比火車為什麼跑得快更感興趣。所以,注意力被吸引過來了,話題也就隨之改變了。

10.眼前景物法

談話都是在特定的時境中進行的,眼前的景物、周圍的人物、室外的天氣、室內的陳設、身上的服飾、手中的物品、傳來的聲音……總之,凡能進入視覺、聽覺範圍內的一切,都能吸引談話人的注意力,隨時可以成為交談的話題,特別是當這些事物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在強烈的心理震動下,常常會下意識地中斷談話去關注正在發生的激變,這就為岔開原來的話題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機會和可供轉換的話題。《三國演義》第21回講了一個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筋,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大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曰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筋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