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說話要說服力(2)(3 / 3)

相比,“小王,你要是加入這個項目,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業績,收入會提高,也會有升職的希望……”如果你是聽者,你會被哪一種說法打動?

美國有一位教授瑪喬裏·雪萊曾做過研究,發現在損失與收益可能性相同的情況下,公司的管理層也會因懼怕損失而做出決策。這就告訴你,如果你有一個一經采用就能為部門每年節省10萬元的建議,那麼,在向經理推薦此做法時,最好告訴經理若不采用會損失10萬元,這樣會更有說服力。

銷售人員與客戶進行溝通談判時,也經常麵臨著客戶的異議,因為客戶一般不會主動購買,而是需要銷售人員的說服。如何說服他們下定決心呢?也許任憑銷售人員說盡產品的益處,客戶也無動於衷。麵對這種情況,銷售人員必須改變策略,至少不要讓自己的說服形式過於單調,而向客戶提出“假如此時不購買我們的產品,您將會受到……損失”的暗示,就是一種打動客戶的有效方式。

一項針對消費者的有趣調查顯示:他們在購買某一產品時,往往是因為擔心當時不購買的話,會喪失一部分應得的利益。這些擔憂,有74%的消費者是從銷售人員那裏得來的。

我們在日常的說服過程中,也應該巧妙利用有可能出現的損失作為誘因,抓住對方的心理,為自己的理由加大分量。

適度運用“威脅”策略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脅的方法可以增強說服力。說服老手會不擇手段地揣摸對方的真實意圖,一旦摸清了底牌,就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這時再以什麼方式取勝,便是技術問題了。在談判中,當你有十分把握的時候,不妨威脅一下對方。

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便是使用威脅來達到說服目的的。

戰國時期,秦國實力最強大。它仗著自己的實力,到處侵略、欺淩弱小的國家。

一次,秦王派人來到一個叫安陵的小國家,對安陵君說:“秦國願以方圓500裏的地方來換取安陵。”這明擺著是一種巧取豪奪的行徑。

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要求,也因此得罪了秦王。為了緩和一下關係,安陵君特派謀士唐雎出使秦國,向秦王做進一步解釋。

秦王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安陵,竟敢不答應他的要求,因此很不高興。

當唐雎拜見秦王,行禮完畢,剛剛坐下後,秦王就陰沉著臉,對唐雎吼道:“別再解釋了!我問你,你知道天子發怒的情形嗎?”

唐雎一點也不害怕,他毫不示弱地答道:“大王,我還真沒聽說過。”

秦王用教訓的口氣說:“那就讓我告訴你吧!天子一發怒,就會伏屍百萬,流血千裏!”說完,他的雙眼逼視著唐雎。

唐雎心裏明白,秦王是在用戰爭來威脅他。他一點也沒有害怕,而是壓住心中的怒火,平靜地對秦王說:“大王,您聽說過布衣之士發怒嗎?”

秦王不屑一顧地說:“布衣之士發起怒來,也不過是扔掉帽子,光著腳,用腦袋撞地罷了!”

唐雎搖了搖頭說:“這不過是平常人發怒罷了,不是士人發怒啊!從前,專諸替吳公子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衝擊月亮;聶政為嚴仲子殺韓傀時,白虹穿過太陽;要離刺殺吳王僚的兒子慶忌時,蒼鷹撲擊殿上。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呀!他們發怒時,上天都降下預兆。今天加上我,就該是第四個人了!布衣之士發起怒來,倒下的雖隻兩人,流血也不過五步,可是天下人都要穿起喪服啊!現在大概就是時候了吧!”唐雎說完,迅速地拔出藏在身上的短劍,一下子站了起來,瞄著秦王,馬上要撲過去。

秦王頓時被嚇得變了臉色,趕忙向唐雎道歉:“先生息怒,先生請坐!今日我算是明白了:韓國、魏國之所以滅亡了,安陵卻還能存在,正是因為有您這樣的先生啊!”

就這樣,秦王沒敢再提換地的要求,唐雎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唐雎和秦王雙方為了說服對方,都使用了威脅的手段。秦王威脅要發動戰爭,唐雎則威脅要取秦王的性命。對秦王來說,生命是他最大的利益,秦王不會為此事而喪命,而唐雎則抱著必死之心。因此,唐雎的以死相脅迫使秦王屈服,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歸根到底,威脅並不是真正的目的,隻是一種手段。威脅不是一種簡單的嚇唬,應包含下列含意:如果這樣或不這樣,就會產生那樣的後果。在說服的過程中,善意的威脅是有助於成功的。運用此種方法勸說別人,使對方懂得利害關係,產生恐懼感,以增強說服的效力。威脅應該主要放在對於可怕後果的說明上,這樣才能起到說服作用。

以榮譽感刺激對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欲望,這也是促使人類產生幹勁的能源。如果能利用這種心理作用,即使是一些令人提不起精神的瑣事,或麻煩的工作,也能激起一個人的幹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