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說話要說服力(3)(1 / 3)

有一所私立中學,在每年的旅行時,學校總要分一些事情給學生去做,但曆年來被選出的學生都沒有興趣,或根本不想去做。直到有一年,學校把這些選出來的學生冠以“旅行委員”的頭銜,結果,所有被選出來的學生都非常踴躍地搶著做。事實上,工作的內容完全不變,隻是冠上了頭銜而已。

頭銜的功效,是針對一個人的榮譽感而產生的。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就善於運用這種“賦予名號頭銜”的方法。拿破侖曾經為他的軍隊定製了各種榮譽勳章,並頒發了15000個給他的部下,又把18個將軍升為“法國元帥”,以及稱他的軍隊為“無敵陸軍”的時候,有人批評拿破侖用“玩具”捉弄擺布飽受戰爭洗禮的老兵,而拿破侖則答道:“人就是被玩具所統領的。”

美國有一家全國性的卡車服務公司,隻不過改了一下員工的頭銜而已,便大大地提升了他們的服務質量。原來那家公司的管理階層發現他們所送的貨物中有萬分之六會送錯地方,這使得公司每年要額外賠上25萬美元的損失,為此,公司特別聘請了戴明博士去給他們診療一番。根據戴明博士的觀察,他發現這些送錯的案子中大多是因為該公司的司機看錯送貨契約所致。為了能一勞永逸地消除這樣的錯誤,提高公司的服務品質,戴明博士建議最好把這些工人或司機的頭銜改為技術員。

一開始,公司覺得戴明博士的建議有些奇怪,難道把職位頭銜改一改就能把問題解決?難道這麼簡單就可以提高服務水平?可是沒有多久績效就出現了,當那些司機的頭銜改為技術員之後不到30天,先前萬分之六的錯誤一下子便下降到了萬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說,從此那家公司一年可以節省25萬美元。

戴明博士的這種頭銜讚美法,讓員工感受到“我和別人做的工作不大一樣”,這樣,即使工作的內容沒有改變,薪水沒有增加,也能使他們產生幹勁。

在現代社會裏,以“頭銜”作為誘導手段的處處可見。一個政治家可能擁有很多頭銜,例如他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長或經理,又是學會的會長,因為擁有很多頭銜,往往在競爭中會更有利。

魯絲·霍普斯金太太是一位中學老師。在開學的第一天,當她看過班上的學生名冊後,在對新學期的興奮和快樂的同時卻感到憂慮,原來她班上有一個全校最頑皮的“壞孩子”——湯姆。湯姆三年級的老師,曾不斷地向同事或校長抱怨。隻要有任何人願意聽,他就會不停地說湯姆的壞話:他不隻是惡作劇而已,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對老師無禮,在班上擾亂秩序,而且情況好像愈來愈糟。但唯一能讓人放心的是,他很快就能學會學校的各門功課,而且非常熟練。

霍普斯金太太決定立刻麵對“湯姆問題”。當她見到她的新學生時,她這樣說道:“羅絲,你穿的衣服很漂亮;愛麗西亞,我聽說你畫畫很不錯……”

當她念到湯姆時,她直視著湯姆,對他說:“湯姆,我知道你是個天生的領導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幫我把這個班變成四年級最好的班。”

在開始的幾天裏,她一直強調著這一點,誇獎湯姆所做的一切,並評論他的行為正代表著他是一位很好的學生。有了值得奮鬥的美名,即使一個9歲大的男孩也不會令她失望。而他真的做到了這些。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如果你希望改變其他人的態度和舉止時,請記住這條規則:“給他們一個美名,讓他們為此而努力奮鬥。”

借用權威讓人信服

人們總是喜歡附和比自己優秀的人,或是權威者的意見和判斷,尤其是在不太認識的人或不懂的事物前,自己無法判斷並下結論時,這種傾向更為明顯。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威望功效”。

有一個心理學家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讓被實驗的人聽兩種完全相同的音樂帶,卻告訴被實驗者,其中一種知名度不高,另一種屢獲評論家的推薦,聽完之後,要被實驗者說出哪種音樂帶較好。結果發現,大多數被實驗者的意見都與評論家的意見相同,他們紛紛表示,“兩者比較起來,前者似乎毫無價值。”

很顯然,這些被實驗的人受到了很有名氣的音樂評論家意見的影響。

既然“威望功效”的心態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那麼我們在說服過程中,就不要遺忘了這一點的利用。例如,你如果想讓上司接受你的意見,可以在表達意見後,附帶地說,“總經理也是這麼說的”。而在說服孩子時,能順口說一個他所喜歡的運動員或電影明星作為榜樣的話,一定會很有效。

對一個病人來說,如果有人勸說他服用某種藥物,即使這個人再三證明這種藥物有效,並且說了許多藥理知識和道理,病人總還是不免心存疑慮的。但如果是一個有聲望的醫生告訴他,這種藥物對他的病很有效。病人一定不會有所顧慮。

人們往往會被“偉大人物”的意見或判斷所影響。在今天的社會裏,無論發生什麼事,報紙或電視都會出現評論家頭銜的人的意見。研究表明,當對方聽到強有力的、高度可靠的、權威性的材料時,他的固執己見的程度就會大大降低。因此,我們在說服別人時,有必要引用一些具有經典性的材料,以增強自己的說服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