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拜訪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際形式,也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一種有效方法。
做客拜訪要選擇一個對方方便的時間。一般可在假日的下午或平時晚飯後,要避免在吃飯和休息的時間登門造訪。拜訪前,應盡可能事先告知,約定一個時間,以免撲空或打亂對方的日程安排。約定時間後,不能輕易失約或遲到。如因特殊情況不能前去,一定要設法通知對方,並表示歉意。
拜訪時,應先輕輕敲門或按門鈴,當有人應聲允許進入或出來迎接時方可入內。敲門不宜太重或太急,一般輕敲兩三下即可。切不可不打招呼擅自闖入,即使門開著,也要敲門或以其他方式告知主人有客來訪。
進門後,拜訪者隨身帶來的外套、雨具等物品應擱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不可任意亂放。對室內的人,無論認識與否,都應主動打招呼。如果你帶孩子或其他人來,要介紹給主人,並教孩子如何稱呼。主人端上茶來,應從座位上欠身,雙手捧接,並表示感謝。吸煙者應在主人敬煙或征得主人同意後,方可吸煙。和主人交談時,應注意掌握時間。有要事必須要與主人商量或請教時,應盡快表明來意,不要東拉西扯,浪費時間。
離開時要主動告別,如果主人出門相送,拜訪人應請主人留步並道謝,熱情說聲“再見”。
進門語
到了親友家門口,要先輕輕地敲門,或者短促地按一下門鈴。即使門開著,也應很禮貌地問一聲:“在家嗎?”或者“房間裏有人嗎?”不要貿然闖入。
同主人見麵後,要立即打招呼,然後再跟著主人進房。
你如果是初訪者,一般可以用這樣的話打招呼:“啊呀!一直想來拜訪,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初次登門,就勞您久等,真不好意思!”關係雖然比較密切但卻極少相互到家探訪的,也可以隨便一點說:“哦,原來你就住在這兒!”或者說:“難得上門,叫您久等了吧?”
你如果是重訪者,打招呼就不必多禮,一般隻需簡單地說一句“好久沒來看你了”即可,或者說“我們又見麵了,時間過得真快啊。我上次來,是一個月以前吧?”關係密切的就可以開個玩笑,既顯示你的幽默感,也能調節一下氣氛:“我又來了煩你來了,你不會討厭吧!”
回訪大多出於禮儀或答謝,打招呼時要考慮這個特點。通常你可以這樣說:“上次勞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門拜謝來了。”“您上次剛走,我就想,無論如何要到府上來再謝謝您!”
一般來說,初訪和回訪的目的性較強,大多屬於禮儀性訪晤或事務性訪晤。相比之下,重訪雖不能毫無目的(如聯絡感情、交流信息等),但其隨意性較大。所以初訪、重訪、回訪的進門語,還要從禮儀性、事務性、隨意性方麵去加以考慮。
禮儀性訪晤大多與唁慰、祝賀、酬謝等有關,進門語每每要同有關的唁慰、祝賀、酬謝的內容聯係進來,比如說:“一直沒有機會登門,今天給您拜年來啦”(初訪),或者“好久不見,借你走馬上任的東風,給老朋友賀喜了”(重訪)、“上次家父過世,勞您大老遠地趕來,叫我一直於心不安,今天特意來看看您”(回訪)。
如果你去作事務性訪晤,進門語就要從本次訪晤目的上去多考慮一點。如:“小方,無事不登三寶殿,求您幫忙來了!”或者“小周,你要我辦的事,有眉目了。”但初訪一般不宜如此“開門見山”,進門語應多注重禮節,“己求人”或“人求己”的話語既不必過於謙恭,也不可傲慢無禮。
隨意性訪晤一般無拘無束,雙方關係又比較密切,所以進門語可有可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需要考慮的一點是,要講的話在門外說好,還是進屋說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作為受訪者,主人對訪晤者的進門語,要熱情地應答,或表示慰問、感謝。譬如,你可以說下麵這一類話:“我也一直想在家裏同您聊聊,快請進!”“我也懶,好久沒上你那兒去。”“哎呀,上次已經打擾了,還讓您再跑一趟,叫我怎麼感謝您。”
寒暄語
寒暄是人際交往中雙方見麵時敘談家常的應酬語言,它不應是虛情假意的客套,也不可為脅肩諂笑的阿諛;它應該既有助於雙方的互相了解,也應該體現出對他人的真誠的關切。因此,在訪晤中雙方坐定以後的寒暄語,就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自然引出話題
寒暄的內容常為天氣冷暖、工作忙閑、學習好壞、身體健恙、朋友過從、親屬今昔等。但是,寒暄時具體談什麼,要有所選擇。訪晤雙方都要善於從貼近處挑選雙方均有興趣或均有鮮明感受的話題。譬如,天氣特別冷,你可從低溫談起;對方近日獲獎,你可從工作、學習談起;身體有病,則從強身保健談起……總之,話題須出於自然,包括牆上掛曆、耳際音樂等,都可引起寒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