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辯論場合怎樣說話(2)(2 / 3)

在論辯中,如能靈活運用以上問話技巧來反駁對方,會比陳述性的反駁更有力,更有助於攻壘破敵。

仔細推敲,巧妙應付詭辯

在辯論中,詭辯是最難應付的,但隻要仔細審視推敲,就會發現其前提、推理、結論,都是有著虛假的成分。而此時,你若能及時擺出事實,詭辯自然不攻自破。

《紐倫堡:1945年審判納粹主要戰犯實錄》一書的作者艾雷·尼夫,曾參加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工作,他生動翔實地記錄了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對希特勒第三帝國20名活著的納粹黨頭目作為戰犯審判的事實,其中對德軍元帥、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的審訊有下麵一段記載:

當盟國檢察當局開始審訊戈林時,他已經在證人席上呆了一個星期。第一個起訴人是美國方麵的羅伯特·傑克遜,審訊開始不到10分鍾,傑克遜就陷入了困境,他很快就被文件搞得暈頭轉向,而戈林則看出了每個問題後麵的企圖,他甚至用洪亮的聲音表示願意幫助傑克遜。在整個審訊中,戈林越來越主動,而傑克遜則越來越被動,他多次在法庭上出現失態的舉動,怒氣衝衝地摔耳機,有一次幾乎要哭了,而戈林則仿佛仍然是第三帝國的元帥。在這個鬥爭回合裏,戈林獲勝了。他先在證人席上呆了一個星期,對審訊程序特點有所了解,也有所準備,同時,他熟悉盟國所繳獲的全部文件,知道自己的弱點在什麼地方。相比之下,傑克遜對文件沒有準確的把握,同時主動權掌握得也不好,不僅沒有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誘使證人陷入預先設好的圈套,反而允許他長時間地誇誇其談。結果,原當以雄辯獲勝的傑克遜反而敗在了戈林的詭辯之下。

在下一個星期天,戈林故伎重演。在作證時,戈林堅持說,當50名英國皇家空軍的戰俘軍官於1944年春被槍殺時,他正在休假。此事是對這位前帝國元帥最明確的戰爭罪行的指控之一,可是他聲稱,在他們被處死之前,他對此事一無所知。

但是,英國的起訴人戴維·馬克思韋爾·法伊夫爵士對材料爛熟於心,他像審訊小偷似的套出了戈林的一個“口供”。戈林聲稱他是3月29日到達大本營的,這時越獄發生已有5天。法伊夫當即指出,槍殺飛行員是分批進行的,一直持續到4月13日。兩人針鋒相對,結果法伊夫以事實戳穿謊言,接著他向戈林出示了文件。文件證明,德國空軍作戰部曾就此事告知他們的總司令戈林,以物證、事實進一步戳穿謊言,至此,戈林陣腳已亂,而法伊夫則不緊不忙,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將其逼進了死胡同。

作為詭辯的老手,戈林對盟國掌握的材料又非常熟悉,不難想像,僅憑一般性審問是難以製服他的,但法伊夫則憑著對材料的高度熟悉,以戈林難以否認的文件和他自己口供的矛盾,用事實最後擊敗了戈林的詭辯。

重視辯論中的細節

重視辯論中的細節,並通曉細節之妙,往往可以迅速把握局麵,克敵製勝。在辯論中以下細節值得注意。

小心應對麵無表情的對手,這類辯手以強手居多。

辯論前繞著彎子來對你的私生活問個不停。你要注意,對方有掌握你弱點的企圖,這可能是對方在尋找某個突破口。

對方如果動不動就說“知道了”,你要小心對方可能無意聽你說話。對策是,你把對方看做“所知不多”的人,把你的論點說得更詳細、更動聽,這叫“以柔克剛”。

如果一見麵時,對方態度不恭謹,舉止粗野,表示對方可能心有不安,或有理虧之處,也可能是故意做出這種舉動來擾亂你的心緒。所以,你務必要冷靜以對,切莫心有怒氣,上了對方的當。

對方說出狂妄的話,甚至傷害你自尊的話,其用意是激怒你,使你失去理智的論辯能力。你不妨“超脫”一些,如心中暗暗數一下,對方一共用了多少句刺激性的話,輪到你說時,你可以把它揭示出來,千萬別為那些話而衝動。

如果對方突然把論點岔開,你要立即分析其情況:一是一時不慎;二是突然聯想起另一件事;三是有意把論點扭到另一個方向。

不管哪一種情況,隻要對方當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岔開的話題上,就可以讓他說下去。過了一段時間,你可根據下麵的方法判明他的用意。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對方說不了多久,就會自己發覺而顯出尷尬之情;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對方隻是一時離開原來論點,很快就會自動回到原先的論點上;如果是第三種情況,對方會朝著岔開方向說下去,毫無“回心轉意”的跡象。你可以據此推斷,岔開的論點對他較為有利,而原來的論點對他不利,從而你可以作出相應的對策。

如果對方在論辯中出現“若有所思”的樣子,你不妨直問他“所思何事”,以探知他當時的心理。

對方若說些含義曖昧的話,你要敏銳地捕捉住,反複追究,以探出其真意。

對方出語如連炮,不曾稍歇,用意可能是不讓你多說,想一鼓作氣占盡優勢。特別有些“惡人先告狀”的人,最善於以這一手先聲奪人。你不妨冷靜聽他說,等他說完之後,你再開口問:“你說完了嗎?完了就該我說了,希望你不要中途打斷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