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音樂家托馬斯·傑斐遜其貌不揚,他在向妻子瑪莎求婚時,還有兩位情敵也在追求瑪莎。一個星期天,傑斐遜的兩個情敵在瑪莎家門口碰上了,於是,他們準備聯合起來,羞辱傑斐遜。可是,這時門裏傳來優美的小提琴聲,還有一個甜美的聲音在伴唱。如水的樂曲在房屋周圍流淌著,兩個情敵此時竟然沒有勇氣去推開瑪莎家的門。他們心照不宣地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
傑斐遜並不完美,也不出眾,但是他有小提琴和音樂才華,他就不可戰勝了。生活中,對自己的缺陷和弱點,不同的人會采取不同的辦法,傑斐遜有小提琴,我們呢?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優點。
對於每個人來講,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但無須怨天尤人,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不妨想想,怎樣才能走出誤區。生命的可貴之處,在於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後,能坦然麵對並加以彌補。
一個圓環被切掉了一塊,圓環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來,於是就到處去尋找丟失的那塊兒。可是由於它不完整,因此滾得很慢,它欣賞路邊的花兒,它與蟲兒聊天,它享受陽光。它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小塊兒,可沒有一塊適合它。於是它繼續尋找著。
終於有一天,圓環找到了非常適合的小塊,它高興極了,將那小塊裝上,然後滾了起來,它終於成為完美的圓環了。它滾得很快,以致無暇注意花兒或和蟲兒聊天。當它發現飛快的滾動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時,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塊又放回路邊,繼續緩慢地向前滾去。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些遺憾,倒可以使人清醒,催人奮進,這反而是好事。正因為有了殘缺,我們才有夢,才有追求。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付出努力時,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
經驗談
人生就是充滿缺陷的旅程,要給缺憾留點餘地。沒有缺陷就意味著圓滿,絕對的圓滿便意味著沒有希望,便意味著停滯。人生若真達到了圓滿,人也便會停止追求的腳步。
)第四節 出賣當前,失去以後
美國在本土以外隔著加拿大還有一塊領土——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遠離美國本土,麵積為152萬平方千米。該地區天寒地凍,是愛斯基摩人的居住地。阿拉斯加成為美國的領土,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1741年,俄軍渡過白令海峽首先發現了阿拉斯加,沙皇隨即派兵占領,於是阿拉斯加成了俄國的殖民地。
1856年,俄國在俄土戰爭中戰敗,國庫虧空。俄國到處搜集財源,於是就想到了阿拉斯加。沙皇認為該地油水不大,甚至到時可能還要貼本錢,不如賣掉。1861年,俄國著手與美國談判出售阿拉斯加事宜,可是美國當時正值南北戰爭爆發,無力購買。但沙皇亞曆山大二世仍不放棄向美國推銷阿拉斯加的任何一次機會。
1867年3月29日,俄國駐美大使斯捷克爾竟不顧禮節,深夜求見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西沃德正在客廳打牌,當他聽到斯捷克爾竟把價碼降到700萬美元時,立即把手中的紙牌一丟,眉飛色舞地喊道:“為什麼要等到明天呢?我們今晚就簽約吧!”雙方當場擬定了協議文件,連夜請來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作證。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直到淩晨4點,雙方終於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的手續費成交。720萬美元買下了152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每平方千米土地隻值4.7美元,阿拉斯加成了世界上最廉價的土地。
但美國政府購買廉價土地的舉動卻遭到國內的強烈反對,當時輿論一片嘩然,原因是美國內戰初期,財政困難。在野的共和黨人把這一交易稱之為“西沃德的愚蠢”,把阿拉斯加比喻為美國總統“約翰遜的北極熊花園”。但經過激烈的爭論,參議院終於在4月9日批準了這筆交易。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竟然是個“聚寶盆”。1880年,人們在這塊不毛之地上發現了金礦,引起了美國“淘金熱”。僅1903年一年,阿拉斯加就向美國政府上繳稅金954615美元。後來,人們又在阿拉斯加發現了美洲最大的油田,年產石油6000多萬噸。這裏的煤、鐵、天然氣的貯藏量也極為豐富。據最保守的估算,美國人得到阿拉斯加後的前50年,從這塊土地上得到的純收入就已超過7.5億美元,這包括出售從阿拉斯加開采的貴重金屬的收益。
現在,該地區和沿海地帶的自然資源估計價值5000億美元。特別是阿拉斯加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又是美俄之間距離最短的地方。這個占美國國土麵積1/6的第一大州,成了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其戰略價值用金錢是無法衡量的。
未知的財富是人們所無法估計的,包括它的存在以及價值的大小,這就需要一種長遠的眼光以及在當時對機遇的正確把握了。
經驗談
未知總是伴隨著機遇,從未知中發現機遇,在未知中挖掘價值,這才是智者。所以,我們不應該鼠目寸光,被眼前的一點利益所蒙蔽,而應該“風物長宜放眼量”,看到事物在未來的價值。
)第五節 不走尋常路
在美國電報業最興盛之時,老範德比經營的西聯電報公司處於壟斷地位。老範德比去世之後,古爾德花100萬美元開通了一條新電報線路,成立了太平大西洋電報公司。小範德比意識到了古爾德對自己的威脅,決定收購太平大西洋電報公司,如此,就能使自己仍處於壟斷地位。他馬上派人與古爾德談判,結果他以500萬美元買下了太平大西洋電報公司,太平大西洋公司人員設備全部轉入西聯。艾克特是古爾德的摯交好友,因為有技術,進入西聯後,擔任該公司的總工程師。小範德比對這一次成功的收購十分滿意,他不僅擴大了實力,還引進了一員虎將。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又發明了四重發報機,使用這種發報機,效率要比原來的提高一倍以上,如此一來,小範德比決定買下這項專利。他派艾克特與愛迪生談判,讓艾克特以低於5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小範德比認為這次他同樣會穩操勝券,因為電報市場是由他一人壟斷著。然而,艾克特雖在西聯擔任總工程師,卻是古爾德的內線,他及時地將進展情況告訴了古爾德。
有一天,古爾德請愛迪生來到他的家裏,以高薪聘請愛迪生去自己的美聯公司。
愛迪生本是個科學家,根本不懂生意經,覺得美聯比西聯的條件優厚得多,也就答應了。現在,古爾德決定向小範德比攤牌,要挾小範德比說要撤走艾克特。失去了愛迪生的四重發報機,又要失去艾克特,西聯將會一片黑暗。無奈之下,小範德比隻好同意美聯與西聯合並,由古爾德任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