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我入地獄,舍己助人(3)(2 / 3)

真正的禪心不隻是堅忍不拔,刻苦修行,更要“騰出一隻手”救度別人。“騰出一隻手”給卑微者——讚揚他們;“騰出一隻手”給狂妄者——規勸他們;“騰出一隻手”給憂傷者——安慰他們;“騰出一隻手”給絕望者——點撥鼓勵他們……這樣,你不花一分錢,便可以幫助別人,甚至可以改變別人的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11.分一縷陽光給別人

有一個富人,請無相禪師到家裏來,為他的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以後,富人問道:“禪師,你認為我的太太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利益嗎?”

無相禪師照實說道:“當然!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

富人不滿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嬌弱的,其他眾生也許會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奪去。能否請您隻單單為她誦經超度就好,不要給其他的眾生。”

先相禪師慨歎富人的自私,但仍慈悲的開導道:“回轉自己的功德以趨向他人,使每一眾生均沾法益,是個很討巧的修持法門。‘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內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眾,就如天上太陽一個,萬物皆蒙照耀。一粒種子可以生長萬千果實,你應該用你發心點燃的這一根蠟燭,去引燃千千萬萬支的蠟燭,不僅光亮增加百千萬倍,本身的這支蠟燭,並不因而減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觀念,則我們微小的自身,常會因千千萬萬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樂而不為呢?故我們佛教徒應該平等看待一切眾生!”

富人仍是頑固的說道:“這個教義很好,但還是要請法師破個例。我有一位鄰居老趙,他總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眾生之外就好了。”

無相禪師以嚴厲的口吻說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富人茫然,若有所失。

給他人一縷陽光,不僅要給你的親人,還要給你的敵人;不僅要給你的熟人,還要給陌生人。下麵有兩個關於陌生人的小故事,讀完之後你會發現幫助別人的意義。

一個在越南打仗的士兵,有一天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自己快退伍回家了。父母當然非常高興,在電話中表示希望他回家越快越好。士兵又告訴父母,他有一個戰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當然表示歡迎。同時,孩子告訴他父母,這位戰友在戰爭中失掉了一條腿和一隻手臂,而且要和他們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聽就告訴孩子,這絕不可以。他說隻剩下一條腿和一隻手臂的人,將造成家人的沉重負擔,他不歡迎這種殘疾的人和他們長住,他建議這位殘疾的戰友自己設法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孩子聽了這些話以後就掛了電話。幾天後,警察通知父母,他們的孩子自殺了。父母去認屍,令他們大為震驚的是:他們的孩子隻有一條腿和一隻手臂。

美國有一位女士在海邊散步,發現海上有一艘私人帆船情況很危急,便立刻和救難人員聯絡。等大家將船安全救上岸,這位女士才發現,船上居然有她的丈夫。

人生在世,總會有一些私心,這些私心阻礙著我們去幫助別人。所以,參禪的目的就是將這些私心換成博愛之心,以普度眾生、濟世救人的心態生活。這樣一來,你會發現,世界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12.愛的“借口”

小和尚問老和尚道:“菩薩還殺生嗎?”心中卻在想:“師父一定回答不殺,哪有菩薩破戒殺生之理!”不料老和尚鄭重地回答:“殺!菩薩常常殺生,不知疲倦!”

“什麼!”小和尚瞪大了眼睛,支起了耳朵,好像聽到了天外之音,“菩薩怎麼會殺生,還常常殺生呢?”

“為救度眾生,為降妖除魔!”老和尚淡然地說。

“那麼,菩薩豈不是犯了大戒嗎?”小和尚不解地問。

“犯戒又不犯戒。”老和尚耐心地解釋,“犯戒是因為有殺生之相,破了戒的形式;不犯戒是因為菩薩心中沒有絲毫殺念,所以符合戒的精神。”

“那麼,菩薩於殺生之時,心中當作何念呢?”小和尚好奇地問。

“菩薩殺生時,當作此念:救助被害眾生使其免於水深火熱,拯救害人惡魔使其免於萬劫沉淪!”

“菩薩殺生,還入地獄嗎?”小和尚追問。

“菩薩常入地獄。”老和尚答。

“為什麼?”小和尚不解。

“菩薩救助眾生永不休息,所以降妖除魔也永不停止,又怎能不常下地獄呢?”

“菩薩明知會下地獄,為什麼還要殺生呢?”小和尚更是不解。

“這正是菩薩的精神所在。”老和尚莊嚴地說,“為救度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們遇到事情總喜歡給自己找借口,比如上課遲到說是堵車,下班早退說是父母來了。這些都是反麵的,然而正麵的也有,菩薩入地獄就給了我們舍己助人的“借口”,相信下麵這則真實的故事也會給你一個愛的“借口”。

在土耳其旅遊途中,巴士行經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導遊趁此說了一個感人卻也感傷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地震後的第二天……

地震後,許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國來的救難人員不斷搜尋著可能的生還者。兩天後,他們在縫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