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我入地獄,舍己助人(3)(3 / 3)

一位母親用手撐地,背上頂著不知有多重的石塊,一看到救難人員便拚命哭喊著:“快點救我的女兒,我已經撐了兩天,我快撐不下去了……”

她七歲的小女兒,就躺在她用手撐起的安全空間裏。

救難人員大驚,賣力地搬移在上麵、周圍的石塊,希望盡快解救這對母女,但是石塊那麼多、那麼重,怎麼也無法快速到達她們身旁。

媒體到這兒拍下畫麵,救難人員一邊哭、一邊挖,辛苦的母親一麵苦撐等待著……

透過電視、透過報紙,土耳其人都心酸的掉下淚來。

更多的人,放下手邊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動。

救援行動從白天進行到深夜,終於,一名高大的救難人員夠著了小女兒,將她拉出來,但是……她已氣絕多時。

母親急切地問:“我的女兒還活著嗎?”

以為女兒還活著,是她苦撐兩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這名救難人員終於受不了,放聲大哭:“對,她還活著,我們現在要把她送到醫院急救,然後也要把你送過去!”

他知道,如果母親聽到女兒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誌,鬆手讓土石壓死自己,所以騙了她。母親疲累地笑了,隨後,她也被救出送到醫院,她的雙手一度僵直無法彎曲。

隔天,土耳其報紙頭條是一幅她用手撐地的照片,標題“這就是母愛”。

長得壯碩的導遊說:“我是個不輕易動感情的人,但是看到這篇報道,我哭了。以後每次帶團經過這兒,我都會講這個故事。”

其實不隻他哭了,在車上的所有人,也哭了……

多為別人想想,不要隻是一味的自私自利;盡一己之力又何妨呢,多做點善事也很好。這個世界隻有多一點溫暖,多一點體諒,才會有更多美好的事物。每當你因為別人的事而感到厭煩的時候,就要想想那位用身體撐起千斤重擔的母親,世間有如此的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可抱怨的呢?這就是愛的借口。

13.助人即助己

懷德大師帶著小和尚雲遊四方。

這天,師徒二人沿著一個山間小路往前走,感覺又困又累。突然,懷德大師發現前麵一個老人,背著一個看起來非常沉重的包袱在走。

懷德大師忙拉著徒弟趕過去說:“老人家,我們幫你拿一會兒東西吧!”然而,小和尚卻不樂意,心想我們已經這麼累了,師傅還要硬充好人。心裏雖這麼想,小和尚卻不敢違背師傅,極不情願的幫老人拿起包袱。

懷德大師和徒弟幫老人拿了一段距離的包袱,恰巧老人的兒子趕車來迎接自己的父親,就讓他們師徒搭上了順路車。

小和尚的臉這才由陰轉晴。

懷德大師開導他說:“有因才有果。幫助別人就是強大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比如你幫助別人提了東西,你耗費了自己的體力,耽誤自己的時間。但是,你現在就不用自己趕路了。”

看著徒弟似懂非懂的樣子,懷德大師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被帶去觀賞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聰明地選擇他的歸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獄。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驚,因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卻發現沒有一張笑臉,也沒有伴隨盛宴的音樂狂歡的跡象。坐在桌子旁邊的人看起來沉悶,無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這個人發現每人的左臂都捆著一把叉,右臂捆著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長的把手,使它不能用來吃。所以,即使每一樣食品都在他們手邊,結果還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餓。”

“然後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樣:同樣食物、刀、叉與那些四尺長的把手。然而,天堂裏的居民卻都在唱歌、歡笑。這位參觀者困,惑了,他懷疑為什麼情況相同,結果卻如此不同。在地獄的人都挨餓而且可憐,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樂。最後,他終於知道了答案:地獄裏每一個人都試圖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長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東西;天堂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喂對麵的人,而且也被對麵的人所喂,因為互相幫助,結果幫助了自己。”

最後,懷德大師說:“這個啟示很明白。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生活就像山穀回聲,你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你耕種什麼,就收獲什麼。做人應該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行善濟世、關心社會,而不隻是一味獨善其身,應隨俗而不為外物所染。

14.把別人的燈點亮

有一個小和尚怕麻煩師父,所以遲遲不敢再問問題。他對虛塵大師說:“師父,您知道嗎?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想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擾您!”

虛塵大師對他說:“先去點燃一盞油燈。”小和尚照做了。

虛塵大師接著又說:“再多取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

小和尚也照著做了。

虛塵大師便對他說:“其他的燈都由第一盞燈點燃,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

“沒有啊!”小和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