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自有真天地(1 / 2)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每個人的信仰裏都包含著自己的身世和經曆。對李白來講,杯中之物可以消憂寄傲,可以倜儻千古。酒是李白之所以成為李白的理由,沒了酒就沒了他的精神,沒了他的氣概。李白也常常被自己的憂思困頓住,他要解脫,他要飛揚,酒就是他的一條出路。我們看一看李白的《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眼前有“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但是驀然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有酒盈樽,麵對珍饈美味,他還是一頓酒杯,一甩筷子,錚的一聲,拔出了長劍。此一刻他的心中有多少難言之隱啊!“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總歸是要行走,選擇某一條路追求某一個目標,但是哪一條路都不好走。想要渡黃河吧,黃河被冰雪封住了;想要登太行吧,大雪滿山無法攀登。水路走不得,陸路行不了,還可以去退隱吧,“閑來垂釣碧溪上”,與世無爭可以嗎?這句詩用典,說的是薑子牙未遇周文王之前,曾經在磻溪上釣魚,是謂“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後來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下一句“忽複乘舟夢日邊”,也是用典故,伊尹是商朝的名臣,他在出仕之前曾夢見自己飛過太陽旁邊,沒多久,商湯就發現了他,從此他輔佐商湯取得天下。薑子牙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過不朽功業,李白借此表明自己仍然抱有遠大的誌向,但是回首現實:“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路啊,這麼多不同的歧途,我該如何抉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麵對人生的抉擇,躊躇猶豫的時候,李白畢竟就是李白,他會一瞬間跳脫開來。以他的爽朗自信,憑著酒力詩情,他相信自己終於可以長風破浪,實現大濟蒼生的誌向。

李白為什麼能跳出來?我想起一個禪宗故事。學佛的李翱“注釋1”去問師父:“如果我有一個瓶子,在裏麵養了一隻小鵝,每天給它喂食,鵝一點一點長大了,終於滿滿地塞在這個瓶子裏。現在我不想打破瓶子,我又想讓鵝出來,怎麼才能辦得到?”聽了這句話,師父低頭不語,突然之間斷喝了一聲:“李翱!”李翱聽見叫他,本能地答應了一聲:“在。”師父一笑:“出來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人的一份事業,或是一份感情,都是在一個瓶子裏從小精心養大的。有一天你感覺到束縛在,但又不忍打破瓶子,可不打破,自己就沒了自由。遇到這種苦惱的時候,怎麼才能既不打破又能出來?為什麼棒喝你的名字,你會本能地說“在”?有自我在,那一聲之下,心就出來了,人也就出來了。出不來的人,是因為他已經沒了自己,隻剩下束縛和成長之間的糾結。如果“我”還在,心就能解脫。

為什麼說李白的酒是他的出路?因為他的自我始終都在。大多數人喝酒,越喝越糊塗,但李白的酒,有時候喝到很清醒;大多數人喝酒,是為了忘卻,但是李白喝酒,是為了記得。他的自我從不迷惑。所以李白的酒甚至是一句誓言,他寫了一首《襄陽歌》“注釋2”,宜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人要是活一百年,也就三萬六千日吧,這要每天都喝上三百杯呢。除了李白,誰能有這樣的奇思異想!《古詩十九首》“注釋3”裏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們都覺得今生苦短,來不及去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李白覺得,他生命的流光很暢快,因為他天天都可以喝酒。

李白愛酒,美麗的山水,在他眼中也都變成了酒。“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醱醅。”已經釀好還沒有過濾的新酒叫“醱醅”,遠遠望去,這一江春水綠如醱醅,正像新釀的葡萄酒!“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如果整條漢江的水都變成了酒,釀這些酒的酒糟該有多少?把它們壓實,築成高台吧!誰想過以江為酒,以糟築台?這就是李白壯闊的“酒世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在這個世界裏,清風朗月不用花一分錢,我喝得陶然大醉就像玉山一樣傾倒了,用不著別人來推。“玉山倒”的典故,來自竹林七賢中最令人心儀的嵇康。《世說新語》形容嵇康的風神:醒著的時候,“岩岩若孤鬆之獨立”,醉了的時候,“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李白想起了嵇康,陶醉於清風朗月,那才是我真的酣暢的時候。他不禁發了個誓言:“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舒州杓”和“力士鐺”都是裝酒的酒具。他說,眼前這些裝了美酒的盤盤碗碗,我和你們同生共死,隻要一息尚存,就一步不離你們!流傳在長江邊的另一個浪漫的故事,就是宋玉《高唐賦》裏寫過的,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傳奇,“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曆史上虛無縹緲的故事,現在都隨著逝水東流,淹沒在哀哀猿聲之中了嗎?但是,眼前這一杯美酒常在,美酒中酣暢的心情一瞬就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