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雖有周宣王的中興,但仍然沒有改變整個王朝由盛而衰的勢頭。到了周宣王之子宮涅繼位,成為周幽王時,周朝麵臨著更多的困難。有的困難當然是人為造成的,有的麻煩卻是由上天帶來的。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都城鎬京附近的涇水、渭水、洛水三條大河竟然幹涸無水,而距都城鎬京不遠的岐山居然也莫名其妙地崩塌,這些現象都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同一年,都城一帶又發生了強烈地震,造成了人民財產的巨大損失。由於當時的人們對地震發生的原理不甚了解,都以為這是周朝即將出現大變故的先兆,一時間人心惶惶,社會秩序也出現了動蕩。
按理說,這樣的時候,作為一國之君的周幽王應該全力以赴,拯救民眾和國家於危難之中,可昏庸的他竟對災情不聞不問,不理朝政,整天沉醉於花天酒地的生活中。
幽王三年,周幽王得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名叫褒姒(sì)。褒姒原先是諸侯小國褒國的一名棄女,後來入了周朝王宮,被周幽王在後宮發現。成為周幽王的王後之後,褒姒還為他生了個兒子,名叫伯服。周幽王非常寵愛褒姒,認為她的重要性超過了一切。他不惜重金,給她穿錦羅綢緞,吃山珍海味,還送她許多貴重首飾。周幽王還許諾讓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成為太子,而廢除已經立下的太子宜臼。由於有了褒姒,周幽王對朝政更加不感興趣了,整天陪著她,別的什麼事都不做。
然而,褒姒盡管長得很漂亮,但總是不願意笑,整天蹩著眉頭。周幽王多麼想讓她笑呀,他覺得她的笑是天下最迷人的笑容。為了能讓她笑一笑,周幽王想盡辦法,可他不管怎麼做還是沒有效果,褒姒就是不笑。周幽王實在愁死了。
在當時,信息傳遞的方式比較原始,但遇上外敵來侵等危急事情,仍然需要互通情報。古人對此也想出了很多辦法,點燃烽火就是其中之一。那個時候的周朝經常遭受來自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的襲擊,為了共同禦敵,周朝與屬下的各諸侯國約定,一旦鎬京有難,各諸侯國都要出兵前來保衛。通報敵情的方法就是燃起烽火。在周朝全國各地,尤其是靠近少數民族地區的邊境,隔幾十裏修築一個烽火台,烽火台有兵把守,上麵備有狼糞、火把等,一旦某個烽火台發現敵情,把守的士兵就白天點起狼糞,夜晚點燃火把,向四處報警,臨近的烽火台看見了,也及時點燃狼糞或火把。一個一個烽火台都燃起狼煙和火把,就能及時把情報傳遞給四方,各諸侯國看見了,就會以最快速度調集軍隊,前來支援。由於各支軍隊同時聚集,場麵十分壯觀。一天,苦無良計的周幽王突發奇想:能不能以點燃烽火、召喚諸侯軍隊前來支援的熱鬧場麵,來博褒姒一笑呢?這可是一個好主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