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管叔鮮、蔡叔度糾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了叛亂,攻打周朝。原商朝的屬國徐、奄、熊、盈、薄姑等諸侯小國也趁機作亂,一時間,周朝危在旦夕。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薑尚一起,率師東征,與叛軍決戰。由於戰術得當,叛軍很快被打敗了,武庚和管叔鮮被殺死,蔡叔度被流放。接著,周公旦、召公奭又率師東進,消滅了叛軍的餘軍。在隨後的三年內,周朝的軍隊又先後滅掉了徐、奄(y?n)、熊、盈和薄姑等諸侯小國,這不僅擴大了周朝的地盤,更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七年時間過去了,周成王已經長大成人,能夠獨立處理國家事務了。周公旦及時地把主持國事的權力交給了他。在代行天子之責的時候,周公旦是坐在朝南的座位上,背對屏風,麵對文武百官。把行政權力交還周成王之後,他在上朝時,就站在大臣們應該站的地方,朝北而立,態度謙虛,對周成王也十分尊敬。
當然,周公旦知道周成王雖然已在獨立處理國家事務,但畢竟年少,還有很多需要提醒的事項。因此,他特意寫下《多士》和《毋(wú)逸》兩篇文章,教育周成王必須懂得治國的艱辛,不能在生活上貪圖享受,要在執政的過程中讓自己盡快成熟起來。周公旦的告誡對周成王的順利執政,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周成王對周公旦這位無私地幫助著自己的叔叔也極為敬佩。周公旦去世時,周成王以安葬周武王的規格安葬了他,並把他葬在了離王宮不遠的地方,像是希望周公旦能永遠陪伴著自己。
後世三國時期的曹操,曾作有一首詩,裏麵有“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意思是周公旦全力以赴操勞國事,以誠心對待來訪的客人。每當聽到有人來訪的通報,馬上把正在咀嚼的飯吐出來,以迎接客人。他的這種態度感動了天下的賢者高人,使得很多人投奔到周朝來。顯然,這是對周公旦的極高評價。的確,周公旦的無私奉獻,極大地推動了周朝的安定和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