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臥薪嚐膽(1 / 2)

越國國王勾踐,他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孫,夏後帝少康的庶子。少康把他的庶子封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一帶),其目的是供奉夏禹的祭祀。經過二十多代之後,這兒漸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在勾踐繼位,成為越王時,越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

越王勾踐元年,吳王闔閭發兵進攻越國。勾踐派出一支敢死隊,敢死隊的隊伍排成三行,衝到吳國軍隊的陣前,大喊著,然後一起刎頸而死。在吳國軍隊感到納悶的當口,另一支越國軍隊趁機襲擊,吳王大敗,連吳王闔閭也被弓箭射傷。吳王闔閭在臨死前,握著兒子夫差的手,對他叮囑道:“別忘了這個越國,你得為我報仇啊!”

勾踐三年,聽說吳王夫差正日夜操練兵馬,即將對越國發起進攻,勾踐就想先發製人,在吳國軍隊還沒有出兵之前先去討伐它。大臣範蠡(lí)提醒勾踐,現在不是前去討伐的時候。但勾踐不聽。結果,吳王夫差調動了全部精兵來迎戰越國軍隊,並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勾踐隻剩下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在會稽山上。吳國軍隊還乘勝追擊,把勾踐的最後一支力量團團包圍住。

麵對失利,勾踐對範蠡說:“當初沒有聽你的話,沒想到如今竟落到這般田地。現在該怎麼解脫呢?”範蠡說:“為了保存自己,圖謀東山再起,隻能低聲下氣地以厚禮相送,以擺脫危機。倘若對方不答應講和,那你隻好以自身作抵押,去侍奉吳王。”勾踐同意了。於是派大夫文種為使者,到吳國向吳王夫差請求投降。文種跪著對吳王夫差說:“大王勾踐派卑臣我,來向您請求,他願意做您的仆人,他的妻子願意做您的侍妾,隻要您放他一條生路。”吳王夫差正準備答應他,吳國大臣伍子胥卻出麵阻止。文種回到越國後,把這個結果告訴勾踐,並提議以賄賂的形式,從吳國太宰伯嚭身上下功夫。伯嚭很受吳王寵信,而又貪圖錢財。於是,勾踐就派文種送給他好多美女和寶器。伯嚭見了禮物非常高興,便勸說吳王夫差,赦免了勾踐,退兵回國。

越王勾踐返回越國之後,開始勤勞吃苦,準備雪恥報仇。他搬進簡陋的房子,睡在柴草上,還把一顆苦膽掛在自己的座位邊,不論坐著還是躺著,他都能看到它,吃飯之前還取下來,嚐一嚐膽汗之苦,以此來提醒自己:“你忘記了在會稽蒙受的恥辱了嗎?”他親自耕種勞作,夫人也親自織布,飲食上不吃肉,連華麗的衣服都不肯穿。同時,他非常恭敬地對待賢人,救濟貧窮的老百姓,對在戰場上戰死的兵士,予以厚葬。

過了一段時間,勾踐又想著進攻吳國,以雪恥恨。大夫逢同勸他說:“國家剛剛開始恢複元氣,如果馬上修整軍備,吳國肯定察覺,災難就會降臨在我們頭上。我覺得,如今吳國的軍隊討伐齊國、晉國,又和楚國、越國結下了冤仇。別看它似乎很強大,其實它的威望和道德已經毀損了。我們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依附晉國,裝得什麼事都沒有。吳國的欲望很大,肯定會輕易地起兵進襲。而我們隻需聯合各方勢力,與齊、楚、晉三國一起討伐吳國,就能打敗它。”勾踐聽了,說:“好。”

兩年後,吳王夫差想攻打齊國。伍子胥苦苦勸他:“千萬不能出兵攻打齊國。我聽說越王勾踐生活特別儉樸,又與老百姓同甘共苦。隻要勾踐不滅,將來真正對我們構成威脅的,隻有越國。希望您放棄攻打齊國的計劃,先去攻打越國。”但吳王夫差沒有采納他的建議,照樣攻打齊國,還取得了勝利。當吳王夫差指責伍子胥不懂謀略時,伍子胥說:“君王不要高興得太早!”吳王夫差聽了很生氣,對伍子胥大發雷霆。伍子胥覺得很委屈,想拔劍自殺,被吳王夫差勸住了。勾踐和文種等聽說了,又心生一計。文種以越國缺糧的理由去吳王夫差那兒借糧,伍子胥又想勸阻,可吳王夫差還是把糧食借給了越國。伍子胥忍不住了,提醒吳王夫差道:“君王不聽我的勸告,三年後,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