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忠臣蕭何(2 / 2)

西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秋天,黥布反叛,劉邦又親自率兵前去平定,同時又派人來詢問相國在做什麼。蕭何再次把自己家裏的所有財產捐給朝廷,與去年討伐陳豨反叛時一樣。有一個門客馬上跑來勸阻蕭何說:“您又離遭受滅族之災不遠了!您作為相國,功勞第一,還能再提高地位和功勞嗎?您剛到關中,百姓就很愛戴您。十多年過去了,百姓更向著您,可您還在不辭辛勞地做事,博得百姓們更多的擁護。高帝多次派人詢問您的作為,是害怕您深得關中百姓之心。現在您不如多買些田地,並用低價賒欠,毀壞自己的名聲。我想這樣,高帝才會放心。”蕭何於是又采納了他的計策,劉邦又很高興。

劉邦平定了黥布之亂,班師回朝的路上,百姓攔路上書,控告相國蕭何賤價強買百姓田宅,數目巨大。蕭何去拜見劉邦時,劉邦笑著對他說:“相國太會利民了!”把百姓的上書扔給蕭何看。蕭何卻趁機為百姓求情道:“長安這地方土地偏少,皇上的上林苑卻有很多空地,長期荒蕪廢棄。希望能讓百姓進去耕種,糧食收割後,留下來的禾稈還可以給禽獸食用。”劉邦大怒:“相國你肯定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財物吧,竟為他們來請求我的上林苑!”劉邦把蕭何交給廷尉,用刑具懲罰他。過了幾天,一位姓王的衛尉侍奉劉邦,問他道:“相國犯了什麼大罪,陛下竟把他關起來並動用刑具?”劉邦說:“我聽說李斯輔佐秦朝皇帝的時候,把成績歸功於皇帝,把差錯歸罪於自己。如今相國大量收受商人的錢財,又聲稱為百姓請求我的上林苑,以此取悅於百姓,所以把他關起來並動用刑具。”王衛尉說:“職責在身,為百姓請求,您怎麼能因此懷疑相國收受了商人的賄賂呢?況且陛下與楚軍對抗時,平息陳豨、黥布之亂時,相國一直守護關中,那時他隻要動動腳,就能讓關中之地不歸陛下所有。相國難道不在那時謀利,如今才貪圖錢財麼?再說秦朝皇帝正是因為不知自己的過錯而丟了天下,李斯過分擔當過錯,是不足效法的。陛下懷疑相國,怎麼到了如此沒有見識的地步?”劉邦聽了,不怎麼高興,但仍在當天派使臣持節釋放了蕭何。蕭何已經年老,一向恭敬謹慎,見劉邦時還光著一雙腳。劉邦說:“相國你不必多說了,你為百姓請求上林苑,我卻不答應。我成了桀、紂那樣的昏君,而你才是賢相啊!”

蕭何和曹參一向有隙。但等到蕭何病重之時,已經繼位的孝惠帝前去探望,問他:“您若去世,誰可以接替您呢?”蕭何回答道:“了解臣子底細的,當然比不起君主您啊。”孝惠帝問:“曹參怎麼樣?”蕭何叩頭說:“皇上您找到最理想的人選了,我死而無憾了。”

蕭何購置田地、房屋,必定選在窮鄉僻壤。每當建造家園,他都特意不修築圍牆。他還說:“子孫後代如果很賢能,就繼承我的儉樸。如果不賢能,那也至少不能被有權勢的人所左右。”

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相國蕭何去世,諡號為文終侯。

蕭何的子孫中,後來因為犯罪而失去爵位有四代,每次都斷了繼承人。每當這時,天子總會四處尋找蕭何的其他後人來繼承爵位,續封為酂侯。漢朝的所有功臣中,這份尊崇無人可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