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沐賜,衛國人,字子貢,是我國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三十一歲。
子貢口齒伶俐,能言善辯。孔子經常不得不打斷他的辯論。孔子曾經問他:“你覺得你與顏回哪一個厲害?”子貢回答:“我哪裏敢與顏回比?顏回聽到一個道理就能推知出十個,而我隻推知出兩個。”但是,子貢結束學業時問孔子:“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孔子說:“你好比是一個器皿。”子貢追問:“什麼器皿?”孔子答道:“是瑚璉。”(古代一種尊貴的祭器)
齊國大臣田常謀劃叛亂,但又害怕國內高氏、國氏、鮑氏和晏氏的勢力,便調動軍隊,準備去攻打魯國。作為魯國人的孔子非常著急,召集了他的學生說:“魯國是我們祖宗墳墓之所在,是父母之國。如今國家遇到了危險,你們當中有誰有能力挺身而出,去解除魯國的危險呢?”子路馬上站起來,表示願意前往,但孔子阻止了他。子張和子石也請求前往,也沒有被孔子允許。直到子貢站出來,孔子才答應了他。
子貢馬上出發,到了齊國,勸告田常說:“您派兵攻打魯國,這實在是個錯誤。魯國是個難以攻打的國家,它的城牆又薄又矮,護城河又窄又淺,國君昏庸,大臣無用,它的士兵和百姓也很害怕戰爭。這樣的國家您打不贏。您不如攻打吳國,吳國的城牆又高又厚,護城河又寬又深,武器精良,將士勇猛,賢明的大夫鎮守著都城,這樣的國家太容易攻破了。”田常聽了,變了臉色,質問道:“您認為困難的,是別人認為容易的;您認為容易的,卻是別人認為困難的。而您用這些胡說八道來指教我,為什麼呢?”
子貢卻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聽說,憂慮來自國內,就應該對攻打一個強國;憂慮來自國外,就應該攻打一個弱國。如今您的憂慮是來自國內。您三次被封爵但三次都沒有成功,是因為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現在您要以攻克魯國的方式來擴大齊國的地盤,以戰勝魯國的手段來奉承國君,以大敗魯國的戰果來取悅群臣,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齊國打了勝仗,您仍然是沒有功勞的。若您因為勝利而變得驕橫,隻能讓國君疏遠您。這樣一來,您與國君有了嫌隙,與大臣們更加熱衷於爭權奪利,想要成就大事就困難了。而出兵攻打吳國,對您則是非常有利的。攻打吳國不能取勝,人民戰死在國外,大臣在朝中的勢力削弱,這樣一來,您上無強臣對抗,下無人民怪罪,連國君都會掌控在您手裏,那麼,控製整個齊國也就隻有您了。”
田常越聽越覺得有理,說:“好。可是現在我的軍隊正在開赴魯國,如果轉而攻打吳國,會讓大臣懷疑我,這該怎麼辦呢?”子貢說:“您可以按兵不動,讓我出使吳國,使他們救魯國而攻打齊國。這樣,您就可以趁勢派兵攻打吳國了。”田常同意了,遂派子貢出使吳國。
到了吳國,子貢勸說吳王夫差道:“我聽說,擔任國君的人不能讓自己的國家在世上絕滅,稱霸天下者最不希望存在強大的對手,在千鈞的重量上即使再加上一銖一兩,也會讓它發生稱位。如今,擁有著萬輛兵車的齊國企圖攻占隻擁有千輛兵車的魯國,想跟吳國爭雄,我覺得這形勢對您非常危險。如果您出兵救援魯國,可以揚您的美名;攻打齊國,可以獲得大利,還能安撫諸侯,製約強大的晉國,這一手實在太奇妙了。”吳王聽了,說:“您說得有理,可現在我正準備討伐我的對手越國,因為越國有報複我的企圖。能不能等到我攻打完越國之後再聽從您的?”子貢說:“吳國的強大雖比不上齊國,但越國的實力比不過魯國,而大王現在放棄了齊國卻去攻打越國,那麼齊國就有可能平定魯國。攻打弱小的越國而回避大的齊國,這不是勇敢的表現。勇敢的人不回避困難,仁愛的人不讓窮困的人走投無路,聰明的人不應該錯過時機,稱王的人不會讓所在的國家在世上絕滅,反而樹立他們的道義。我覺得,大王您應該讓越國存在,以向各諸侯國顯示您的仁慈,同時救援魯國、攻打齊國,以威力壓倒晉國,各諸侯國肯定會陸續來拜見您,那麼您稱霸的大業也就完成了。如果大王討厭越國,不願意出麵,我請求東去越國,請他們派軍隊跟隨您大王。這在名義上是跟隨各諸侯國征伐齊國,實際上是讓越國空虛。”吳王聽了,非常高興,便派子貢前往越國。
越王勾踐對子貢的到來非常重視,專門清掃了道路。越王專程來到郊外迎接,還親自駕車來到館舍,詢問子貢道:“我們可是夷蠻小國,您怎麼願意屈駕到此?”子貢說:“我剛剛勸說吳王救援魯國、攻打齊國,他心裏也想這樣,但又害怕越國,對我說‘等到我攻打完越國之後再聽從您的’,這樣,攻打越國看來是一定的了。其實,沒有報複他人的意圖卻受人懷疑,這是愚笨的;有報複他人的意圖卻被人知道,這是糊塗的;事情還沒有做卻叫人先知悉了,這是危險的。這三種情況都是辦事的大忌。”越王叩頭拜謝,說:“我曾與吳國交戰,被困在會稽山上,對此我恨之入骨,日思夜想,隻願與吳王決一死戰,同歸於盡。可現在我該怎麼辦?”子貢說:“吳王為人殘忍,連大臣們都受不了;由於連續的戰事,將士們顯得疲弱;百姓們抱怨國君,群臣內部則發生內訌。太宰伯嚭如今執政,百般取悅國君,卻懷著個人的目的,對於國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您派軍隊幫助他,激發他的誌氣,並用貴重的禮物和周到的禮節鼓勵他,那麼由他率領著吳國的軍隊攻打齊國,還是有可能的。如果他沒有戰勝齊國,兵力折損,那就是大王您的福氣了;如果他勝利了,必定還會率兵繼續北上,進攻晉國,我就前往晉國,力勸晉國國君出兵,必定又會削弱它。吳國的精銳部隊耗在齊國,重要裝備滯留在晉國,大王您就可以趁吳國軍隊疲憊交困之機攻擊它,一定能使吳國滅亡。”越王越聽越高興,采納了子貢的建議。越王還送給子貢百鎰黃金、一把劍、兩支好矛,都被子貢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