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重新回到吳國,對吳王夫差說:“我已恭恭敬敬地把大王的話轉告給了越王勾踐。越王勾踐非常害怕,說:‘我從小失去了父親,個性上又不自量力,居然得罪了吳國,以致軍隊打敗仗、自身受屈辱,被困在會稽山上,連國家也變成了一片荒野。幸虧得到了吳王的恩賜,使我能完成父王的祭禮。這份恩德至死不忘,我還敢圖謀什麼?’”吳王夫差聽了子貢的複述,很滿意。過了五天,越王勾踐派大夫文種叩拜吳王,說:“臣聽說大王將派遣正義之師,誅伐殘暴的齊國,請允許越國的三千士卒全部出動,配合作戰,並請允許越王本人親自披甲執矛,衝鋒陷陣。先派越國大夫文種奉獻祖先珍藏的寶器,計二十件鎧甲、斧鉞、屈盧矛、步光劍,用於慶賀貴軍將士。”吳王大喜,轉而問子貢:“越王勾踐想派兵跟從我征伐齊國,可以接受嗎?”子貢回答:“不行。已經讓他人國內空虛,消耗了他人的士卒,再要讓他國的國君跟從,這是不道德的。大王可以接受他們的禮物,吸收他們的士卒,但需辭謝他們的國君跟從。”吳王一一按此做了,辭謝越王。吳王隨即出動九個郡的軍隊攻打齊國。
子貢離開吳國,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晉國。子貢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計謀不事先確定好,就無法應對倉猝的事變;軍隊不在平時加緊訓練,就不能出色地戰勝敵人。如今齊國將與吳國交戰,若是吳國戰敗,越國會趁機襲擊它,使它陷入困境;若是吳國取勝,它必定會大兵壓境,逼近晉國。”晉國國君大為驚慌,問:“這,這該怎麼辦呢?”子貢說:“整修兵器,休養將士,等待來犯。”晉國國君點頭稱是。
離開晉國後,子貢回到了魯國,他的遊說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的事情是:吳王夫差率兵與齊國開戰,齊國大敗,丟了七個將軍所率領的軍隊。吳國軍隊隨後便逼近了晉國邊境,並在黃池(在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與晉國軍隊相遇,卻被晉國軍隊打敗。越王勾踐聞訊,趕緊出兵,渡江襲擊吳國,並在隻距吳國都城七裏遠的地方駐紮部隊。吳王聽到這一消息,立馬離開晉國返回,在五湖一帶(在今江蘇省太湖流域附近)與越國軍隊激戰。由於吳國軍隊連續作戰,實力大減,居然打不過原先較弱的越國。越國軍隊乘機包圍了吳國都城內的王宮,殺死了吳王夫差和他的相國,滅了吳國。三年後,越國稱霸東方。
子貢一次次出使,以巧言遊說各國,使得齊國勢力削弱,吳國從此破滅,晉國變得強大,越國稱霸東方。他的巧言打亂了各國的局勢。但有一條是最根本的,那就是原本包圍著魯國的軍隊退走了,國內局勢始終穩定,並在各種勢力相互消長的過程中,獲得了一個強盛自己的機會。因此,後來子貢擔任了魯國的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