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七十九 範雎蔡澤列傳·埋名助秦王(1 / 2)

範雎是魏國人,字叔。他曾經在各諸侯國中遊說,還想侍奉魏昭王,但因家中貧困,無法成功,隻得先成為魏國中大夫須賈(ɡ?)的門客。

魏昭王派須賈出使齊國,範雎跟從。齊襄王聽說範雎能說會道,便派人賞賜了他十兩黃金以及牛肉、美酒等,但被範雎推辭掉了。須賈以為範雎與齊襄王另有交情,且泄露了魏國的國家機密,非常怨恨,並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魏國的相國魏齊。魏齊把範雎抓來,讓家臣用鞭子抽打範雎,打斷了肋骨,打落了牙齒。範雎假裝已死,魏齊便叫人用席子把範雎裹起來,扔在廁所裏。酒醉的賓客輪流把小便撒在範雎的身上。魏齊這麼做,是警告別人,讓他們不敢再亂說。後來,範雎從席子裏探出頭來,對看守他的人說:“隻要您能讓我出去,將來我一定重謝您。”看守的人便對酒醉了的魏齊說,這個人已經快死了,請允許我把他扔出去。魏齊稀裏糊塗地同意了。範雎這才脫了身。等到魏齊後悔,再讓人去尋找範雎時,範雎已在別人的幫助下逃走了,並隱藏起來。範雎還隱姓埋名,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張祿。

恰在這時,秦昭王派使者前來魏國。經別人介紹,那位使者把範雎藏在他的車子上,把他載離了魏國,來到了秦國。當時在秦國實際執政的是宣太後和穰侯魏冉。範雎擔心魏冉不願接納各國的遊說者,討厭自己,就索性躲藏在車子裏,躲過了正好在邊境巡視的魏冉。就這樣,範雎來到了秦國的都城鹹陽。可是,當使者向秦昭王推薦範雎時,由於秦昭王同樣討厭天下的遊說者,不相信範雎,所以沒有重用他。範雎隻被同意留在秦國,吃粗劣的食物,待命了一年多。

穰侯魏冉即將率兵,越過魏、韓等國,前去攻打齊國,並想以此擴大他在陶邑的封地規模。範雎看準了這一時機,寫了一封長信,要求拜見秦昭王。由於範雎言辭懇切,秦昭王答應了他。

範雎與秦昭王在離宮見麵。範雎裝作不知道離宮的附近囚禁著有罪的宮女,顧自往裏走。這時秦昭王來了,宦官對範雎四下亂走很生氣,想驅逐他,便大聲地喊了一句:“大王到!”範雎故意問:“秦國哪裏有王?秦國隻有太後和穰侯呀!”以此來激怒秦昭王。秦昭王明白了,眼前這個人並非一般的遊說者,便將他引入內室,屏退左右,虔誠地問他:“先生將怎麼指教我?”可秦昭王問了三遍,範雎始終隻在鼻孔裏哼哼。秦昭王明白,對方心裏還有一些顧慮,索性長跪下來,說:“事情無論大小,上至太後,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來指教我,千萬不可懷疑呀!”範雎這才下了決心,也跪拜下來,一臉忠誠。

範雎說:“大王的國家,四周都是要塞,人民勇敢,士兵忠誠,稱霸天下的功業早該完成,但群臣沒有誰非常稱職。秦國到現在已閉關十五年了,不敢向山東各國秘密用兵的原因,是穰侯對秦國不夠忠誠,大王自己的計謀也有失誤之處。”範雎說完,四下張望,像在擔心有人偷聽。秦昭王示意他說得輕聲一點。範雎便上前一步,更湊近了秦昭王,說:“眼下的大王應該采取遠交近攻的方法對付各諸侯國。對於近鄰,比如魏國,哪怕得到寸土也就是大王的寸土,而對於較遠的國家,如齊國,就應該以結交的方式暫時穩住。大王想稱霸天下,首先應該親近中原地區的國家,以便威脅楚國、趙國。楚、趙兩國願意侍奉秦國了,齊國也就畏懼了,還會用謙卑的言詞、厚重的禮物來向秦國求和。而一旦齊國歸附,韓、魏等國就能趁機收服。”秦昭王仔細聽著,不由得擊節叫好。他又問:“那麼,對於魏國這樣策略多變的國家,我應該怎麼對付它呢?”範雎回答:“首先是用謙卑的言詞、厚重的禮物去侍奉它,不從,就割讓土地去賄賂它,再不從,就出兵去征服它。”秦昭王聽從了範雎的計謀,並任命範雎為客卿,謀劃作戰策略。接著,秦昭王派五大夫綰(w?n)征率兵征伐魏國,奪取了懷城。兩年後又占領了邢丘。後來,秦昭王又聽從範雎的計謀,派使者到韓國,迫使韓國侍奉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