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秉公執法(2 / 2)

又有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廟裏神座前的玉環,被人發現,捉拿歸案。文帝聞知,大怒,交給廷尉張釋之處置。張釋之根據法律中偷盜宗廟服飾器物的有關條文規定,向文帝稟報,判處該犯死刑。文帝發怒,說:“這個人如此胡作非為,竟敢偷盜先帝宗廟裏的器物!我把他交給你處置,就是想使他全族滅絕,可你依然按照法律條文上奏,這不符合我敬奉先帝宗廟的本意。”張釋之趕緊脫下帽子,叩頭謝罪,說:“如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我這樣的判決已經夠重了。把本人斬首和滅族同是死罪,但須以罪行的輕重程度來加以分別懲處。假如偷盜了宗廟器物必須滅族,那麼愚蠢的百姓萬一偷挖了長陵上的一抔(póu)土呢,難道也得判他滅族嗎?”文帝一時難以回答。好幾天時間過去了,文帝和薄太後仍然在談論這件事,最終批準了張釋之的判決結論。通過這次判決,張釋之的公道和善心遍受天下人稱讚。

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景帝繼位。張釋之擔心自己的秉公執法不能被景帝接受,便托病在家,還想辭職了事。後來聽從了王先生的建議,主動叩拜景帝,表明自己的立場,景帝沒有怪罪他。這個王先生是當時一位著名的隱士,擅於黃、老學說。有一次,他被召入宮進見文帝,與他一起站著進見的還有不少三公九卿。王先生年老,回頭竟對張釋之說:“我的襪子鬆了,給我係好!”張釋之在眾目睽睽之下跪下來替王先生係好了襪子。事後有人對王先生說:“您怎麼可以如此對待赫赫有名的張廷尉呢?”王先生說:“我年老,且地位卑微,沒法給張廷尉提供什麼幫助。張廷尉是天下名臣,我讓他當眾委屈一下,讓眾人知道他的不凡,眾人會更敬重他。”三公九卿們聽了,紛紛認為王先生賢明,並再一次讚歎張釋之出色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