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叔是漢朝諸侯小國趙國陘城()人,乃齊國田氏家族的後人。田叔喜歡劍術,還喜歡與年長的有德行的人交遊。趙國人把他推薦給趙國的相國趙午,經趙午力薦,趙王張敖任命他為郎中。很快,田叔的賢良和才華得到了眾人的肯定。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諸侯王陳豨在代地叛亂,漢高祖劉邦率兵前去討伐他。軍隊經過趙國時,趙王張敖親自舉著托盤向劉邦獻食物,但劉邦顯得十分倨傲,使得趙國相國趙午等人惱怒,事後便對趙王張敖說:“大王侍奉皇上的禮儀如此周到,卻受到了這般對待,我們請求謀反!”趙王卻一口咬破了手指頭,堅決地說:“父王曾經失去趙國,如果沒有皇上,我們這些人說不定連屍體上都長了蛆蟲了,謀反之事休得胡言!”大臣貫高等人私下商量,認定趙王忠厚且有德行,不敢背叛恩德,絕不會謀反,便在背地裏策劃謀殺劉邦。事情敗露後,趙午等人自殺,貫高等人投案遭捕。朝廷下詔說:“趙國還有敢跟隨趙王的,誅滅三族。”詔令一下,很多人都想方設法逃避了,隻有孟舒、田叔等十幾個人主動身穿褐色囚衣,剃光頭發,戴上枷鎖,以趙王家仆的身份,跟隨著趙王張敖到都城長安。貫高企圖謀殺劉邦的案情水落石出後,趙王張敖免死出獄,改任宣平侯。張敖趁機向劉邦上奏,稱讚田叔等人的忠義。劉邦便接見了田叔等人,一番交談之後,感覺其賢能確實蓋過朝廷中現有的大臣,便在興奮之餘,任命他們為郡守、諸侯王相等職,田叔由此任漢中郡郡守,時間長達十多年。
漢景帝時期,田叔因為觸犯了法律而被免職,恰逢梁孝王派人殺害了前吳國的相國袁盎,景帝便把賦閑在家的田叔重新召入朝廷,派他去梁國查辦此案。田叔到了梁國,非常細致地弄清了此案的來龍去脈,然後回來向景帝稟報。景帝問他:“梁王確實犯下罪錯了嗎?”田叔答道:“確實如此,可是我該死!”景帝追問:“那麼梁王的罪證你帶回來了沒有?你喊自己該死又如何?”田叔壯膽說:“我現在隻想請求皇上寬恕梁王,不要再追究他。”景帝又問:“這是為什麼呢?”田叔認真地回答:“因為這事對於您非常難辦。按照梁王的罪行,可以判其死刑,不判其死刑的話,朝廷的法律也無法公正地執行;可是如果真的處死了梁王,梁王畢竟是皇親國戚,太後就會寢食不安,甚至以淚洗臉,所有的怨恨都會集中在您的身上。您不如不加以追究,方能使此事平息,何況袁盎也有他自己的錯失。”景帝分析著田叔的建議,覺得特別有理,便答應了。隨後,景帝任命田叔為魯國的相國。
擔任了魯國相國的田叔剛上任,就有一百多個百姓自動找到他,控告魯王奪取了他們的財物,請求歸還。田叔聽了,當即抓住為首的二十幾人,派人笞打他們,每人至少挨了五十大板;凡參加者每人打手心二十板。田叔還對他們發怒道:“魯王可是你們的君主啊,你們怎麼可以胡亂談論他?”魯王聽說了此事,內心非常慚愧,於是主動打開庫房,把從百姓那兒奪來的錢財歸還給百姓。魯王本想由田叔代為歸還,但田叔說:“這些財物是大王自己奪取來的,如果讓相國去歸還,豈不是成了君主做了壞事,相國卻做了好事嗎?這對您的威信是有害的,還是由您親自去做為妥。”魯王聽從了他,親自把財物歸還給百姓。百姓們非常感激田叔,魯王的威信也重新樹立起來。
魯王最大的愛好是打獵,田叔經常陪著他出入狩獵場。因為田叔的任務是陪同,不是打獵,所以魯王總是叫他在狩獵場的館舍中休息,但田叔總是謝絕。他經常坐在太陽底下,或者在太陽底下走來走去,或者在圍場外虔誠地等待魯王。魯王屢次派人請他休息,他卻說:“我們大王正在圍場中被太陽曬著呢,我作為相國,為什麼要在館舍中休息,躲避太陽呢?”魯王聽了,非常感慨。從此,魯王便主動減少了打獵的次數。對魯王沉迷於狩獵頗有非議的百姓們,漸漸地不再談論這個話題。魯王的威信便又有了提高。
由於田叔以自己的方式一心助魯王,魯王的治國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魯國的實力也增強了許多。幾年後,田叔在任上去世,為了表示敬意,魯王特意用一百斤黃金作祭禮,但田叔的小兒子田仁不肯接受。田仁說:“父親是個謙虛廉潔的人,不能讓這一百斤黃金損害了父親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