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五 扁鵲倉公列傳·神醫扁鵲(2 / 2)

中庶子便馬上進去,把扁鵲的話告訴了虢國國君。虢國國君聽了大吃一驚,馬上從宮中出來,在王宮的門樓前接見扁鵲,說:“您崇高的品德我早已聽說,隻是沒有機會見到您。您途經我們小國,願意幫助我們,作為偏僻小國君主的我實在榮幸。因為您的到來,太子就有救了;如果您不來,太子就隻能葬身野外,永不回來。”說著說著,就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扁鵲說:“太子這個病,其實叫做‘屍蹶’,是因為人的陽氣和陰氣積聚纏繞,堵塞了脈絡通道,使得陽氣的脈路隔絕,陰氣的筋絡破壞,從而使人臉色衰敗,血脈混亂,整個身體安靜得如同死去一樣。實際上他並沒有死。優秀的醫生能夠及時治愈這個疾病,而庸醫就會讓病人陷入危險乃至喪命!”

扁鵲說完,吩咐弟子磨製針石,隨即針刺太陽、少陽、陽明這“三陽”和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這“五會”等穴位。隻過了一會兒,太子就睜開眼睛,蘇醒了過來;扁鵲又讓弟子在太子的兩脅下用藥熨貼,太子就能坐起身子了;接著,扁鵲又開出了調理陰陽的藥方,讓太子連服二十天,太子的身體便完全複原了。消息一傳開,天下人都在說扁鵲能使死人複活。扁鵲說:“我怎麼會有這樣的能耐呢?他本來就是活的,我無非讓他醒過來罷了。”

扁鵲途經齊國,齊桓侯在王宮裏盛情招待了他。扁鵲拜見齊桓侯,說:“在皮膚與肌肉之間您有一個小病,若不治療,病情會加重。”齊桓侯不相信,說:“我沒有病。”扁鵲後來就告辭了。齊桓侯對身邊的人說:“醫生喜好功利,總是醫治一些本來就沒病的人,來顯示自己的才能。”五天後,扁鵲又拜見了齊桓侯,說:“您的病現在已在血脈中,若不治療,病情會繼續加重。”齊桓侯仍然說:“我沒有病。”扁鵲告辭出來,齊桓侯不高興。又過了五天,扁鵲又來拜見齊桓侯,說:“您的病現在在腸胃之間,若再不加以治療,將會更嚴重。”齊桓侯索性不去理他。扁鵲便告辭了,齊桓侯表現得很不高興。再過了五天,扁鵲前來拜見齊桓公時,一看見齊桓侯的樣子就轉身而跑。齊桓侯覺得很奇怪,派人前去詢問為什麼。扁鵲說:“病在皮肉之間時,依靠湯藥、藥熨的藥效能夠治愈疾病;病在血脈裏,依靠針刺和砭石的效力能夠治愈疾病;病在腸胃中,依靠藥酒的效力仍然治愈疾病。而如果病在骨髓,那麼就是神仙也拿病人沒辦法了。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再也不敢請求為他治病了。”

果然,五天之後,齊桓侯的身體突然不適,患了重病。齊桓侯趕緊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卻已逃得無影無蹤。齊桓侯就這樣病死了。

扁鵲無私幫助他人,醫名傳遍天下。他途經邯鄲,聽說當地特別關愛婦女,就當了一名婦科醫生;他途經洛陽,知道當地特別敬重老人,就當了一名專治耳、目、痹病的醫生;他途經鹹陽,聽說秦國人愛護小孩,就當了一名兒科醫生……他總是根據各地的風俗需要和疾病分布,決定自己的醫療範圍。後來,秦國的太醫令李醯(xī)嫉妒扁鵲的醫術,派人暗中殺害了他,但通用迄今的診脈治法,仍然遵循著扁鵲當時確立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