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六 吳王濞列傳·劉濞謀反(2 / 2)

晁錯被殺之後,景帝派袁盎等人前往吳國,想告訴他晃錯已誅,並向他傳達朝廷的訓諭,勸他退兵。然而,狂妄的劉濞說:“我已經自稱為東帝了,還用得著聽候誰的訓諭嗎?”反而扣押了袁盎,想強迫他成為吳國的將軍。袁盎好不容易逃出,連夜走路逃跑,回到京城向景帝彙報,景帝由此明白光靠誅殺晃錯是不可能使事態平息的。

漢朝的軍隊畢竟勢力強大,戰術高明,周亞夫等將軍及時采用合理的戰術建議,切斷了吳國軍隊的供糧通道,劉濞開始亂了陣腳。劉濞慣於專斷地統領他的軍隊,戰功還未見顯著,即已任命了一大批將軍、校尉、侯、司馬等官員,真正有才能的人卻得不到重用。大將田祿伯、桓等將軍提出合理的用兵建議,都被劉濞否定。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人周丘長期被劉濞看不起,為了顯露自己的才能,周丘請求劉濞給他一個作為帝王授權標誌的漢朝符節。周丘舉著這個符節趕回下邳征兵,但下邳人都反對劉濞謀反。周丘隻得施計殺了下邳縣令,並動員當地的富豪官吏四處征兵,終於湊起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然而,等到周丘攻取了幾座城邑後,卻傳來劉濞兵敗逃走的消息。周丘頓覺心灰意冷,想把這支軍隊重新拉回下邳,卻在半途中因染上毒瘡而死。

漢朝軍隊連戰連勝,吳國的軍隊因戰敗和饑餓死了不少人,很多士卒無法忍受,都潰逃或者叛變了。劉濞隻得與他最後的幾千名部屬潰逃,渡過長江,跑到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東),想得到諸侯小國東越國的保護。東越國的軍隊約莫有一萬人,乘此機會就派人收留彙集吳國軍隊的殘兵敗卒。漢朝軍隊卻暗自花錢收買了東越國。東越國於是騙了劉濞。當劉濞正在慰問部屬時,東越國的將士突然用矛戟刺殺了劉濞,割下他的首級,用快馬獻給景帝。劉濞既死,剩下的部屬徹底潰散。楚王劉戊聽說劉濞已死,加上軍隊被擊敗,也自殺了。

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的軍隊也連連被漢朝軍隊擊敗。漢朝大將弓高侯給膠西王送來信件,說:“我奉天子的詔書,來誅殺不義的人。如果你投降,天子就會赦免你的罪過,恢複你的爵位;如果不投降,天子就會誅滅你。你需要何種處置,我等待著你的答複,以便行動。”膠西王馬上袒露著上身,來到漢朝軍隊的軍營裏,對弓高侯不停地叩頭,說:“我劉卬非法起兵,驚擾百姓,也使得您辛辛苦苦地遠道來此。我當初是因為對晁錯向諸侯削權減地不滿而起兵,如今晁錯已被誅殺,我願意退兵回去。”弓高侯卻說:“你明知晁錯有錯,為什麼不向天子彙報,而在沒有詔書和虎符的情況下擅自用兵,攻打漢朝?你起兵的意圖並非針對晁錯。”膠西王聽了,垂下腦袋,說:“我劉卬死有餘辜。”便自殺了。隨後,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等起兵謀反的各諸侯王或自殺,或被誅。這些諸侯王的封地均被削除,收歸朝廷,有的地方則被重新封王。

從劉濞起兵,到各諸侯的軍隊被擊敗,除了趙國,平定局勢的時間大約三個月。半年之後,趙國也被平定。由此,局勢才算真正的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