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徐德泉在董事會一向低調,又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既不挑戰洪東旭的權威,又不威脅洪東旭的地位。洪東旭通過多方渠道大概了解到徐德泉是地地道道的石門人,並且沒有什麼背景,就對徐德泉失去了興趣。
唐簡水卻一直對徐德泉興趣不減,倒不是他認為徐德泉有什麼神秘的來曆,而是徐德泉的存在對他來說是切實的威脅。以徐德泉持有的股份比例,如果他想進入公司的主要管理層,隻要一開口爭取,很有可能就會淩駕於唐簡水的職務之上。
等於是說,他身邊有一顆隨時可以引爆的炸彈。隻要徐德泉願意,一旦引爆,釋放出來的能量能瞬間將他吞沒,取代他的位置也不在話下。正是基於以上考慮,唐簡水時刻提防著徐德泉出頭。
難道說徐德泉今天要支持倪流了?驀然間,唐簡水心中閃過強烈的不安。
“洪叔有沒有事?”倪流一臉關切。
“沒事,沒事,洪總說感謝倪董的關心,他會尊重董事會達成的決議。”唐簡水向倪流回話,卻下意識地又看了徐德泉一眼。
徐德泉卻又恢複了以往神遊物外的漠然,心不在焉地看起了手表。
“沒事就好,下麵繼續開會。”倪流注意到了唐簡水對徐德泉過多的關注,心中暗暗一笑,繼續議題,“產業園的問題,想必你們都知道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是要先想方設法渡過難關,產業園的難關過不去,遠思就有可能破產倒閉。”
唐簡水下意識地和王駿群交換了一下眼色,王駿群知道又該他出麵了,他是財務總監,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最有發言權。
“如果沒有產業園的虧損,遠思今年的財務狀況還算不錯,誰也沒有想到,產業園突然就出現了這麼大的漏洞。宋董生前主抓產業園項目,本來元旦時應該有一個通氣會,宋董突然出事,通氣會沒有開成,產業園的問題就沒有及時暴露出來。”王駿群業務能力不錯,條理清晰,思路明確,“主要也是產業園項目上馬比較倉促,前期許多遺留問題沒有理順,埋下了隱患,結果石門市政府突然改變了土地政策,產業園一下變成了無證項目,光是需要補交的地皮費用就高達5億,再加上政府開出的3億罰單,再算上因為延誤工期而向卓氏賠償的2億損失,初步核算,遠思至少損失10億以上!”
地皮的問題是症結所在,倪流也很無奈政策的變化。城中村改造是上任市長遺留的問題。當時為了讓更多的開發商自籌資金,加入石門三年大變樣的行列,各項審批手續一路綠燈。以前需要蓋一百多個公章才能開工的項目,現在蓋二十多個公章就可以上馬。正是簡化開工手續的措施得當,才在短短三年內,石門三百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紛紛破土動工,也讓石門三年大變樣的口號在開發商一擁而上的開發大潮上真正落到了實處。
也必須承認,三百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的上馬,讓石門確實舊貌換新顏。無數高樓拔地而起,許多破舊的城中村被推倒重建,一個個新式小區點綴在石門的版圖之上,讓石門煥發了勃勃生機,展現欣欣向榮的氣象。
可是前任市長升遷之後,城中村改造項目的遺留問題逐漸浮出水麵。以產業園為例,當時遠思之所以開發產業園項目,正是王樹斌的提議。王樹斌和東南村村支書、村主任關係不錯,東南村想借三年大變樣的東風為村民謀取福利,王樹斌敏銳地抓住了機遇,和東南村一拍即合,決定聯合開發產業園項目。
東南村位於石門市東南,正符合石門今後向東南方向發展的大趨勢。王樹斌一開始本想在東南村上馬一個高端別墅住宅群項目,不過中遠一家公司吃不下東南村的3000畝地,他就想到了宋國文,想聯合遠思之力共同開發。
宋國文介入後,說服王樹斌改變了開發別墅群的想法,提出了開發產業園的理念。本來王樹斌並不十分讚成宋國文的主意,但在宋國文拉到卓達加盟,並且得到了卓達的親口許諾後——產業園建成之後,卓氏將會一次性買進產業園一半以上的商鋪和辦公樓——王樹斌改變了主意。
卓氏的大手筆相當於產業園直接收回了2/3的成本,隻要再銷售餘下不到一半的商鋪和辦公樓,產業園項目就收回了全部成本。以目前的房地產行業的前景分析,產業園餘下不到一半的商鋪和辦公樓,建成之後不到三個月就可以銷售一空。等於說,有了卓達的承諾,產業園項目穩賺不賠,是一個完全沒有風險的項目。
王樹斌大喜過望,不再堅持要開發別墅群的想法,立即和宋國文達成了一致,上馬了產業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