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應該有正常的周期、經期、經血量、經色和經質,凡是月經的期、量、色、質異常,以及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明顯不適症狀的婦科疾病,均稱之為月經病。例如,正常的月經周期為28±7天,若周期短於21天或長於35天,均屬不正常;正常的經期應為3~7天,如果經期短於3天或長於7天也屬月經病範疇。另外,未滿10周歲月經來潮者,為早發月經;15歲以後初潮者,為遲發月經,也屬月經病。此外,一些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腰痛、頭痛、煩躁、水腫等,也可診斷為月經病。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數婦女身體並無特殊不適,兩個月月經來潮一次為並月,3個月來潮一次為居經,一年月經來潮一次為避年,另有終身無月經來潮卻受孕者為激經,這些個別現象若經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者,一般不視為病理現象。
由此可以看出,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月經病,需要從月經時間、經量多少、月經顏色、月經性狀及自身不適等方麵來考慮。
①月經時間。如果月經提前或推後1周,而無其他不適,仍屬正常月經,月經來潮後一般在3~7天幹淨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平時月經很正常,無其他明顯的特殊誘因,出現月經超前或推遲7天以上,應考慮是否月經先期或月經先後不定期等病變。
②經量多少。經量一般在30~60毫升,如果每次月經量少於30毫升或超過80毫升,應考慮月經量過少、月經量過多、崩漏等病變。
③月經顏色。正常的經血應是暗紅色的,如果是鮮紅色、紫紅色或淡黃、咖啡色均屬不正常,應考慮是否因氣滯、血瘀、血熱等病因誘發月經病。
④月經性狀。正常的月經稍帶黏性,並夾有少許子宮內膜碎片及小血塊,如果月經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夾有較多血塊,應注意是否有子宮肌瘤、貧血等。
⑤自身不適。一般正常的月經期可有一些不適,但如果症狀較明顯,如痛經、經前水腫、經行情誌異常等,均屬病態,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