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按周期來潮,或前或後1~2周,無一定規律,連續3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後無定期,相當於西醫學的月經失調,屬於以周期異常為主的月經病。月經先後無定期患者表現無一定規律,可以連續提前2個周期又往後延一次;也可以連2個周期推後,又提前一次,或前後錯雜。青春期初潮後1年內及圍絕經期月經先後無定期者,如無其他情況,可不予治療。
中醫學認為,月經先後無定期的發生主要是氣血不調,衝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所致。而導致氣血不調的原因與肝腎關係密切,臨床以肝鬱、腎虛為多。肝鬱者,肝司血海而主疏泄,宜條達,若情誌抑鬱,或憤怒傷肝,致使肝氣逆亂,疏泄失司,衝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則發月經先後無定期,疏泄過度則月經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則月經後期而來,遂成愆期。腎虛者,腎主閉藏若素體腎氣不足,或房事不節,或孕育過多,損傷衝任,以致腎氣不守,閉藏失職,衝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則發月經周期錯亂,出現月經先後無定期。
西醫學認為,月經先後無定期是由於卵泡發育不良或下丘腦、垂體功能不足,引起排卵後黃體功能不足,表現在黃體期縮短或黃體萎縮不全,出現月經周期縮短或經期延長,此類患者多發生在育齡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