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延長7天以上,甚至淋漓不淨達半月之久者,稱為經期延長,亦稱“月水不斷”或稱“經事延長”,相當於西醫學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黃體萎縮不全,或子宮內膜修複延長(卵泡期出血)及子宮內膜炎等。
經期延長是臨床常見的月經病之一,中醫學認為經期延長的發生主要是衝任不固所致,與肝、脾、腎關係密切,臨床以氣虛和血熱引發者為常見。氣虛者,素體中氣不足,或勞倦傷脾,脾氣益虛,失於統攝,衝任不固,而致經血淋漓不淨。正如《婦人良方大全》中所說:“婦人月水不斷,淋漓腹痛,或因勞損氣血而傷衝任。”血熱者,素體陰虛,或房事不節,或孕產過多,精血內耗,陰虛內熱,熱擾衝任,經血失守,以致經事淋漓。另外,也有因憤怒傷肝,疏泄失度而致月水不斷者。正如王孟英所言:“有因熱而不循其常度者。”
西醫學認為,經期延長多為功能性病變,常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之間的調節失衡,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黃體萎縮不全,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剝脫而引起經期延長,或月經來潮後雌激素水平偏低,使子宮內膜的修複遲緩而致月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