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頭痛是女性月經期常見的一種病症,其特點是與月經相伴而發。中醫學認為,經行頭痛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調所致,通常分為血虛、肝火、血瘀和痰濕4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1)血虛
主症:經期或經後頭痛,頭暈,經血量少或淋漓不盡,色淡、質稀,麵色無華,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少,脈虛細。
治則:益氣養血。
方藥:八珍湯加減。黨參、熟地黃、白術各15克,茯苓、當歸、白芍、川芎、枸杞子、何首烏各12克,生薑3片,大棗6枚,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2)肝火
主症:經前或經期頭痛,甚或巔頂牽痛,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口苦咽幹,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治則:養陰清熱,柔肝熄風。
方藥:杞菊地黃湯加減。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川芎、牡丹皮、澤瀉各12克,山藥、白芍各15克,夏枯草、白蒺藜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3)血瘀
主症:經前或經期頭痛劇烈如錐刺,痛有定處,伴月經後期,經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經暢則頭痛緩解,胸悶作脹,舌質黯,邊有瘀點,脈細澀。
治則:調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石菖蒲、鬱金各10克,香附6克,丹參、澤瀉、陳皮各12克,生薑3片,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4)痰濕
主症:經前或經期頭痛,頭暈沉悶脹,胸脅滿悶,嘔惡痰多,形體肥胖,神疲倦怠,或經黯質黏,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
治則:豁痰除濕,理氣活血止痛。
方藥:蒼附導痰湯加減。茯苓、白術、神曲各15克,澤瀉、膽南星、當歸、川芎、法半夏、蒼術、枳殼各10克,陳皮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