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潤要能“利滾利”(2 / 2)

所以巴菲特提醒說,投資者要真正分析留存收益的盈利能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該根據這種留存收益投入的不同時期來具體分析,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僅僅從整體上加以考察,否則就容易出現上述弊端。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潤所創造的收益至少要高於分配給股東後在股東手裏創造的收益,這種未分配才有意義。

毫無疑問,股市中有那麼多家公司,它們在這方麵的表現各不相同,投資者選擇的對象非常廣泛。巴菲特介紹說,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在證券市場上尋找這樣的企業:它的盈利狀況可以使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至少能轉化為1美元的市場價值。

他的自我評價是:雖然他過去也犯過不少錯誤,但基本上實現了這一目標。他曾經通過5年一個周期,來考察伯克希爾公司及其投資對象利用留存收益創造價值的盈利能力,結論是:“盡管在一些情況下,屬於我們所有的留存收益對市場價值毫無影響甚至有負麵影響,但在其它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投資的企業1美元的留存收益能轉換成2美元甚至更高的市場價值。”

換句話說:一方麵,伯克希爾公司所投資的企業中,如果有未分配利潤的話,那麼留在該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所創造的價值都起到了“利滾利”的效果;另一方麵,伯克希爾公司本身從來不分配紅利,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種紅利放在伯克希爾公司內部不分配,同樣能夠創造出比分配給股東後更高的投資價值來。從這個角度看,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對此是歡迎的,因為這能讓他們得到更大的淨資產收益率。

伯克希爾公司及其投資對象為什麼會取得這種利滾利效應呢?巴菲特總結說:“原因在於,我們所投資的大多數公司經營的業務具有真正強大的競爭優勢,常常可以通過將增量資本投入業務經營或用於回購股票,創造更多的價值回報。很明顯,我們投資的公司所做出的資本決策,雖然並沒有為股東分配紅利,但總體而言,公司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都為股東創造了遠遠超過1美元的價值。”

由此可見,要想取得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投資者要睜大眼睛尋找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明星企業,這才是關鍵之關鍵。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如果你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沒有分配紅利或沒有完全分配掉紅利,那麼該公司至少應該把這種留存收益創造出比分掉以後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來才對得起廣大股東,股東也才能允許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