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巴菲特看來,用這種觀點看待股票價格的高低是完全錯誤的。股市波動是正常的,作為理性的投資者來說不應當因為股價波動就輕易賣出股票。唯一能夠作參考的,應當是看該股票的內在價值,以及將來的發展趨勢。
巴菲特說,有這麼多資金整天掌握在這樣的主力機構手裏,股票市場怎麼會不劇烈波動呢?由此,一些散戶投資者就抱怨說,市場是由主力機構操縱的,散戶投資者根本一點機會也沒有。
巴菲特認為,這種觀點非常錯誤。因為無論你的資金多少,股市麵前人人平等;相反,越是市場波動劇烈,對理性的投資者就越有利。
巴菲特的原話是:“隻要他能夠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事實上由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人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反而使得真正的投資人有更好的機會可以去貫徹其明智的投資行動。隻要他在麵臨股市波動時,不會因為財務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當的時機出脫手中持股,他就很難會受到傷害。”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6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以剛過90大壽的老朋友許洛斯(Walter Schloss)為例,介紹了他的操作手法。
巴菲特說,早在50年多前,當時有一個聖路易斯家屬希望巴菲特為他們推薦幾位既誠實又能幹的投資經理人,而巴菲特向他們推薦的唯一人選就是許洛斯。
許洛斯沒有上過大學商學院,甚至沒有讀過相關專業,但是從1956年到2006年間卻一直掌管著一個十分成功的投資合夥事業。他的原則是,投資合夥人一定要賺錢,否則自己不收一分錢。
那麼,他又是如何來操作股票的呢?
巴菲特介紹說,許洛斯從來沒有聘請過秘書、會計或其他人員,唯一的員工是他的兒子愛德文,一位大學藝術碩士。
許洛斯和兒子從來不聽什麼內幕消息,甚至連公開消息也很少關心,完全采用他與本傑明·格雷厄姆共事時的一些統計方法,歸納起來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努力買便宜的股票。”
在他們看來,什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技術分析、總體經濟學派及其他複雜的運算方法,一切都是多餘的。
值得一提的是,許洛斯在他長達47年的合夥事業中,投資的大多數是冷門股票,可是其業績表現卻大大超過了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的重點應當放在股票身上,而不是判斷主力機構有沒有進入該股票、接下來是不是會拉升該股票。他以許洛斯在長達47年投資生涯中從來不關心主力機構為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