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清河看燈 話聊寬眼界(1 / 2)

傍晚,範鴻提著一盞野豬油製成的小燈,放在窩棚後邊的土台上,他抬起頭認真地數著“計日杆”上的楓樹葉,嘴裏還叨咕著數數,一直數到用鹿皮筋串起來的的第十五個葉子才停下,高興地自言自語地說道:“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家家戶戶的都要慶祝的一個重要節日,他也情不自禁地撚著長須吟詠起一首古詩: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端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恰在這時,努爾哈赤掀簾進棚,他複述著“誰家見月能端坐,何處聞燈不看來”的詩句,坐到範鴻的身邊,笑著問道:“範爺爺,元宵佳節,為啥家家掛燈呢?”

範鴻對努爾哈赤有問必答。他點著一袋煙,吧嗒吧嗒抽著,說:“元宵掛燈,自古有之。相傳很古很古的時候,天上有一隻神鵝降到人間,在一座湖邊落下,不巧,被一個獵人發現,一箭將它射傷。此事被玉皇大帝得知,便大發雷霆,降旨在正月十五這天派天兵天將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牲畜、財產全部燒光,替神鵝報仇。天宮有個善良的仙女,她十分同情人間百姓,便冒險下凡,把這不幸的音訊告訴人們。湖邊的人們得到消息終於商量出一個辦法來,就是在正月十五前後三天,家家戶戶門前掛上紅燈,同時放火花、火炮,叫玉皇大帝誤認為人間已經起了大火。到了這天,人間家家掛燈,戶戶放火花。此招果然見效,玉皇大帝就不派天兵天將啦,所以才保住了人間的平安。以後每到正月十五,年年如此,習以為常。”範鴻講畢,問道:“努爾哈赤,你喜歡看燈嗎?”

“當然喜歡!”努爾哈赤笑著答道,“不僅喜歡,我還願當報信的仙女呢!”

“什麼,你想當仙女?”梨花嘎嘎笑著,突然出現在窩棚門口,驚奇地問。

“這個……”努爾哈赤紅著臉,囁嚅著。

範鴻見孫女走來,便捋著銀須,叫孫女與努爾哈赤坐在一起說:“努爾哈赤想看看元宵花燈,爺爺陪你們去清河看看咋樣?”

小梨花點頭答應。

當晚商定,明日帶些皮毛、人參、藥材,同爺爺一起去清河,趕馬市,看花燈。

第二天清早,梨花把要進城交換的皮毛、人參、藥材收拾妥當,分別搭在三匹馬背上,等太陽剛冒紅,三個人就各騎一匹,辭別眾人,走出大禿頂子嶺峽穀,順著太子河的一條支流,直奔清河城。

清河城是遼東的五大邊城之一,這裏馬市異常興隆。小梨花一路上碰上女真人攜妻帶子進城,便觸景生情,懷春之意油然而生。她一路走,一路與努爾哈赤並駕攀談,心情特別興奮。進了馬市後,範老漢借故看馬,特意讓努爾哈赤與小梨花一起帶著山貨去換取所需之物。

努爾哈赤與小梨花都像出籠的小鳥,哪還顧得上公平交易,買賣盈虧。他們匆匆地拿山貨換了些穀米、油鹽之後,就興高采烈地到熱鬧場所,盡情地遊玩。當小梨花聽到寒風中擊鼓賣唱的小姑娘的聲音時,幾年前,她在撫順馬市被人淩辱,努爾哈赤見義勇為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心裏更覺得努爾哈赤人格高尚,品德可嘉,愈加愛他。吃中午飯的時候,小梨花買了一個芝麻燒餅,一掰兩半兒,給努爾哈赤一大半兒,自己留了一小半兒,坐在朝陽的土牆跟兒下,香甜地吃起來。如果在平時,努爾哈赤抓過半塊燒餅,兩口就能吞掉,可是今天,他卻像小孩子嚼糖似的,張著大口,咬一小口,細細地嚼,慢慢地咽,仿佛燒餅上沾著最甜的蜜。是啊,經過苦難磨煉的人,最懂得心情舒暢的生活是多麼甜蜜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