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引蛾撲火 守株待狡兔(2 / 2)

皇太極率軍攻進大牢,救出被明軍搶掠來的滿洲少女、老人和小孩,忽然探馬來報:“增援的三萬明軍,正從西北飛奔而來!”

皇太極一驚,立即去城外找汗王稟報,要求出兵迎敵。老汗王抓住皇太極的袖口,笑道:“莫急!莫急!”

皇太極甚覺奇怪,問道:“阿瑪,此時若不出兵迎戰,恐怕沿途百姓遭殃!”

老汗王打了個笊籬撈丸子的手勢,小聲說:“你忘了李永芳設的‘引蛾撲火’之計了?”

一句話,提醒了皇太極。幾天前,李永芳曾去廣寧,表示願意為王化貞效勞,並主動提出,如果明軍願意一舉殲滅滿洲大軍,他願帶領在河東的一千漢人做內應,來個裏外夾攻。王化貞本來速勝心切,聽了自然喜不自禁。當即聯絡蒙古大軍,布置沿遼河備點的防守駐軍,加緊訓練,爭取在“二月二,龍抬頭”之前,聯合攻下鞍山、海洲,然後直取遼陽,活捉老汗王。此次,廣寧明軍出動,就是要到西平堡會師主力,窺伺時機。

不過,王化貞的一整套設想,李永芳已通過密探報告給老汗王,並提議,將明軍會師之地,變成葬身之地。所以老汗王不緊不慢地下令道:“左翼四旗,埋伏在城外大道兩側壕溝。其餘各旗進城,守株待兔。”

軍令一下,各路兵馬,各就各位。老汗王進到城裏,命令兵士馬上把路上、牆下的明軍屍首拾走,然後緊閉四門,讓護門的兵士換上明軍的服裝,自己悠然地坐在城西北的角樓,時不時朝廣寧的方向眺望。

此時的遼河平原,冰天雪地。老汗王吸完一袋煙,站在角樓西側,憑欄遠眺,隻見遠處的大路上,一條如蛇似龍的長長隊列,由遠而近,由小變大。等他看清了為首的“王”字帥旗,不禁暗自讚道:“永芳之謀,高也。”隨之,下令城內各路兵馬,準備迎敵。

三萬明軍越來越近,老汗王已看清為首的正是李永芳。隻見他身披盔甲,騎在一匹棗紅馬上,如同勝利而歸的將領,神情自若。李永芳越加鞭,離西平堡城越近。此時他已從樓上的“斜插城旗”的暗號中,得知滿洲軍已占領本城,於是他離城越近,心越激動。等他來到城西,離城門約有一裏路時,向身後的各路總兵抱拳道:“末將先走一步,向城內的令郎報喜迎接諸將!”

李永芳猛加一鞭,頓時棗紅馬飛跑如箭。老汗王見李永芳獨自打馬而來,立刻叫護城的兵士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把李永芳接到城裏。

李永芳進城後,城內鼓樂大奏。三萬明軍以為守城官兵大禮相迎,一個個喜上眉梢,整軍列隊,準備入城。

禮樂已畢,立即響起螺號。城外的滿洲軍聽到螺號聲,頓時躍出壕溝,射箭揮刀,呼叫著衝向明軍。

明軍本無防備,一個個被突如其來的喊殺聲,嚇得蒙頭轉向。等披甲的滿洲軍從大路兩旁,如決堤的洪水衝來,他們才明白受到伏擊夾攻。為首的幾員總兵官見勢不妙,急忙打馬進城。

等明軍擁至城下,老汗王立即下令,城頭萬箭齊發,為首的明軍將官,在不明敵友的情勢下,多被亂箭射死。

遭到伏擊夾攻的明軍,眼見將官多被擊斃,一個個便丟盔棄甲,拚命四處逃竄。

西平堡之戰,滿洲軍大勝。接著,老漢王又命大軍兵分三路,橫掃河西明軍各個據點,指定三日後到廣寧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