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見婚久不孕,月經多推後或周期正常,經來腹痛,甚或呈進行性加劇,經量多少不一,經色紫暗,有血塊,塊下痛減。有時經行不暢、淋漓難淨,或經間出血。或肛門墜脹不適,性交痛,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弦或弦細澀。
一粒仙丹
“組成”巴豆(去殼,用新磚一塊,將豆紙包放磚上,捶去油,令淨如麵白,方好用)120枚,斑蝥(去翅足,為末)60個,穿山甲(油煎過,為末)15克,皂角(刮去粗皮,火炮,為末)30克,苦葶藶子(末)30克,大黃(末)30克。
“用法”上藥合一處,以棗煮,去皮、核,丸藥如彈子大(9克)。送入陰道極深處,整1日1夜,出藥不用。
“功效”化瘀通經。
“主治”婦人幹血癆,並赤白帶下,不孕。
“宜忌”忌生冷、發物。
“來源”《萬病回春》。
二聖大寶琥珀散
“組成”生地黃500克,生薑500克(二味各研取自然汁,將地黃汁炒生薑渣,薑汁炒地黃渣,各稍幹,焙為細末),當歸、川芎、牡丹皮、芍藥、莪術、蒲黃、香白芷、羌活(八味各炒)、桂心(不見火)、熟地黃(炒)各3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於瓷盆內收之。每次溫酒調服6克,每日1~3次。
“功效”補血調經。
“主治”婦人血海不調,膈氣,不孕;產後胞衣不下,瘀血犯心,眼見鬼神。
“來源”《婦人良方大全》。
二聖丸
“組成”幹漆(為末)30克,濕漆30克。
“用法”先將濕漆入銚子內,熬如一食飯間已來,住火,與幹漆末一處拌和為丸,如半皂子大(約0.5克)。每服1丸,溫酒吞下,不拘時候。
“功效”化瘀調經。
“主治”婦人不曾生育,血氣髒腑疼痛不可忍,及治丈夫病小腸氣撮痛者。
“宜忌”怕漆人不可服。
“來源”《證類本草》。
大黃丸
“組成”大黃(破如米豆,熬令黑)、柴胡、樸硝各100克,川芎150克,幹薑100克,蜀椒60克,茯苓(如雞子大)1枚。
“用法”上藥研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7丸(1.5克),米飲送下。加至10丸(2克),以知為度,5日微下。
“功效”化瘀調經。
“主治”帶下、百病、無子。
“方論”此治婦人帶下、百病、無子,故用大黃、樸硝以散積血;即用幹薑、蜀椒以溫子髒;柴胡升發生氣;川芎榮血;茯苓引領樸硝,大黃專行滲道,與後養胎令易產方蒸大黃丸用法相仿。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女科婦寶丹
“組成”當歸90克,川芎60克,艾絨60克,白芍60克,香附(製)90克,阿膠60克,熟地黃12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阿膠化烊,煉蜜為丸。每服12克,溫開水送下。
“功效”補血調經。
“主治”氣血不調,經水愆期,帶下淋濁,不能受孕。
“來源”《中國醫學大辭典》。
女寶丹
“組成”當歸(酒洗)180克,生地黃(酒蒸)180克,白芍(酒炒)90克,川芎(酒洗)90克,白術(漂淨,土炒)180克,條芩(酒炒)120克、陳皮(炒)60克,阿膠(酒浸,溶蜜內)90克,香附(童便、鹽、酒、醋四製)180克,砂仁(炒)6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另將益母草750克煎膏,和煉蜜及阿膠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空腹白湯送下。安胎用白蜜丸,不用益母膏。
“功效”調經種子,安胎保孕。
“主治”陰血虛少,月經不調,不孕。
“加減”月事後期來者,去條芩,加薑炭30克,蘄艾60克;肥者,加製半夏90克,白茯苓120克;有白帶者,再加白薇120克;氣虛甚者,加人參90克,茯苓120克,山藥120克;如腰背痛者,加山藥、杜仲各90克。
“驗案”一婦年40歲,有十餘年不受胎矣,月事前後不準,無子,脈來微細兼數,予製女寶丹,服至100日而孕,後產一男。
“來源”《醫宗說約》。
加味益母丸
“組成”益母草250克,當歸、赤芍、木香各6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10克),白湯送下。
“功效”定魂魄,調血氣,破血痛,養脈息,調經絡。
“主治”婦人月水不調,不孕,胎前、難產、產後諸疾。
“來源”《醫學入門》。
樸硝蕩胞湯
“異名”蕩胞散(《太平聖惠方》)、大蕩胞湯(《醫學正印》)。
“組成”樸硝、牡丹皮、當歸、大黃、桃仁(生用)各9克,細辛、厚樸、桔梗、赤芍、人參、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皮各3克,虻蟲10枚,水蛭10枚,附子18克。
“用法”上藥切,以清酒2500毫升,水2500毫升合煮,取1500毫升,分4服,日3夜1.
“功效”活血調經。
“主治”婦人立身以來全不產,及斷緒久不產30年者。
“方論”土中有石則草不生,渠中有阜則水積阻,婦人立身不產,斷緒不孕,皆子髒有瑕之故。方中樸硝、大黃、虻蟲決渠之捶者也,桂心、附子開荒之力士也;人參、茯苓開疆之糧餉也;桔梗、厚樸藥中宣使,病在下取之上也;其餘牡丹皮、赤芍等味皆供驅役之流。此方專滌胞門積血,故以抵擋為主而兼下瘀血,桃仁承氣之製其力專矣,猶恐積垢難動,又需人參、附子之大力直搗長驅,何憚堅壘不破耶?服後覆取微汗,不獨迅掃諸內,並以開發元府,宣通中外。但藥力過峻,須防瞑眩,乃預擬酸收之法,可無倉促之虞。然必天陰臍下疼痛,方為瘀血之確徵。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助孕湯
“組成”月季花6克,玫瑰花6克,丹參15克,當歸9克,生地黃9克,白芍9克,柴胡6克,香附9克,紫蘇梗6克,桔梗6克,淫羊藿9克,鹿銜草9克。
“用法”水煎服。或製成丸藥服。
“功效”調經助孕。
“主治”月經不調,久不孕育者。
“方論”方中月季花、玫瑰花調經助孕;丹參、當歸、生地黃、白芍為四物湯加減,養血活血;柴胡、香附、紫蘇梗、桔梗疏肝理氣解鬱;淫羊藿、鹿銜草補腎陽,可調整內分泌而助孕。
“來源”《臨證醫案醫方》。
和榮艾附湯
“組成”當歸、川芎、黃芩、香附、阿膠各4.5克,黃連、知母、甘草、澤蘭葉、白芍各2.4克。
“用法”上藥加大棗5枚,水煎,空腹服。
“功效”活血調經。
“主治”一切經血不調,或先或後,久不孕育。
“來源”《丹台玉案》。
金釵煎
“組成”當歸、白芍藥、川芎、石斛(酒炒)、香附子(炒)、糯米(炒)各60克,降真香(細銼)、熟地黃各120克,秦艽、貝母(去心)、羌活、桂心、粉甘草、幹薑(炮)、北細辛、牡丹皮、大豆卷(炒)、茴香(炒)、枳殼(去瓤,麩炒)、延胡索、白芷各30克,人參、木香、石膏(煆)、沉香、黃芩各15克,川椒0.9克,交加(指交加散,修製)24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4.5克,依後服餌常服,溫酒化下。
“功效”活血駐顏,大暖血海,升降陰陽,滋養榮衛。
“主治”子宮久冷,多病少子,及產前產後諸病。
“宜忌”忌生冷、油膩、魚腥、母豬、白豬,一切毒物。
“來源”《婦人良方大全》。
金花子散
“組成”金花子15克,四物湯1劑。
“用法”煎服,於經後日服之。
“功效”養血調經。
“主治”體弱不孕者。
“來源”《醫級》。
參香勝金散
“組成”當歸60克,白薇30克,沒藥0.3克,延胡索(去皮)、槁本頭、綿黃芪(蜜炙)各30克,京芍藥、甘草、肉桂、紫石英(煆)、白術、白石脂(火煆醋淬)、川芎、白茯苓、人參、川白芷、白牡丹皮、沉香各15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每服6克,空腹溫酒調下。又用水400毫升,加生薑2片,北棗2枚,同煎服。
“功效”活血調經。
“主治”婦人血不和。
“加減”若虛煩作熱,每服之時入生地黃汁50毫升,同煎1服。
“來源”《普濟方》。
經帶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