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四項基本原則為本!改革開放強國之路(16)(3 / 3)

目前,股份製在我國還隻是試驗階段。由於這種試驗是在新舊兩種體製並存的條件下進行的,加上許多企業試行股份製不是以轉變企業經營機製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籌集資金為主要目的,這就使股份製的試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試行股份製的小企業多,大企業少;集體所有製企業多,全民所有製企業少。目前,試行股份製的企業,大都是原來的集體企業,並且大都是一些小廠小店,各地隻選擇了少數全民所有製的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製試點。例如,沈陽市實行股份製經營的707戶企業中,原來是集體所有製的有694戶。

其次,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企業少,內部或定向發行股票的企業多。目前,絕大部分企業是向內部發行股票,真正麵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上海隻有八家,武漢隻有五家,沈陽隻有一家。

第三,有相當一部分股票有名無實。這些股票實際上是債券。特別是向企業內部職工的集資。有的隻是一張單據,有的是記賬。許多企業即使發行了股票,但也是有期限的,到期可以收回,收益分配多數是既保息又分紅,股票購買者不承擔任何風險。由於把發行股票單純地作為集資的一種手段,大部分企業沒能建立起股東大會、董事會,所有者、經營者和生產者之間缺乏一種相互製衡的關係。因此,並沒有通過股份製建立起新的企業運行機製。

第四,股票買賣步履維艱。據有關部門對13個省、市統計,公開發行的股票雖然已達13.7億元,但真正能上市交易的卻很少,隻有上海、武漢、重慶三個城市的九家企業,其股票開始上市交易。

(選自鍾朋榮:《十年經濟改革》)

小平南巡指明航向私營經濟迅猛發展

私營經濟在我國大陸絕跡了20多年後再度萌生,並在短短的十幾年中得到迅速發展,這一經濟現象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關切。

自1956年完成對資本主義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私有經濟在中國大地上幾乎銷聲匿跡。如從事工商業的個體勞動者,建國初期是900萬人,1978年底隻剩下15萬人。1979年3月,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了恢複和發展個體工商業的問題。1980年,中央在全國勞動就業會議上明確提出了“鼓勵和扶植城鎮個體經濟的發展”的要求。從80年代初期開始,私營經濟逐步擴大數量和影響。到1988年,全國有私營企業4萬餘戶,雇工72萬人。至1991年上半年,我國共有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98000戶,從業人員169萬人,注冊資金106.8億元。1994年底,注冊私營企業已達43.2萬戶、人員達648.4萬人,分別比1993年增長了81.68%和74%,注冊資金達1147.8億元人民幣。私營經濟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公有經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私營經濟政策的演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私營經濟的崛起。

為了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的燃眉之急,緩和商業、服務、修理網點嚴重缺乏的矛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個體經濟作為公有製經濟的補充,出現在華夏大地上。在其發展過程中,一些個體經營的企業和商店因生產經營業務擴大,雇工人數逐漸增加,明裏、暗裏突破了八人的限製。最初黨是采取限製的政策,如在1981年7月7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幹政策性規定》中明確提出:“個體經營戶,一般是一人經營或家庭經營;必要時,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可以請一至兩個幫手;技術性強或有特殊技藝的,可以帶兩三個、最多不超過五個學徒”。但在實際中,雇工人數遠遠超出這個規定,出現了不少“雇工大戶”。

是否承認“雇工大戶”、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當時黨內外的看法有比較大的分歧,但私營企業已經出現的現實是不能回避的。1982年經鄧小平提出、中央政治局討論並通過了對私營企業采取“看一看”的方針。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幹問題》指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不允許剝削製度存在。但我們又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是在農村,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商品生產不發達,允許資金、技術、勞動力一定程度的流動和各種方式的結合,對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是有利的”。“對超過上述規定(即:一、二個幫工,三、五個學徒的規定――作者注)雇請較多幫工的不宜提倡,不要公開宣傳,也不要急於取締,而應因利勢導,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經濟發展。”當然,在公開發布的規定中,比如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關於農村個體工商業的若幹規定》第七條對農村個體工商戶雇工的要求仍是“最多不超過五個學徒”。

經過幾年的觀察、研究之後,黨對私營經濟逐漸加以肯定,中央1987年5號文件一方麵去掉了以前對雇工數量的限製,另一方麵明確指出:“允許存在,加強管理,興利抑弊,逐步引導”的16字方針,但黨的綱領性文件和憲法,都還沒有承認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

這一時期,黨對私營經濟的政策有著很大的曆史局限。因為如何對待私營經濟是改革開放後我黨遇到的一個十分敏感而又複雜的新問題。它既涉及到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問題,又關係到如何實現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問題。黨內的認識也不盡一致,根據這些情況,黨對私營經濟持比較慎重的態度,是必要的。

第二階段,私營經濟的曲折發展。

從黨的十三大召開到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談話,這是私營經濟曲折發展的階段,也是合法發展階段。黨的十三大,是我國私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十三大第一次公開明確地承認私營經濟的合法存在與發展,並提出黨對私營經濟的基本政策是鼓勵、保護、引導、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