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四項基本原則為本!改革開放強國之路(22)(1 / 3)

今後若幹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在開支方麵都要大大緊縮,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調整意味著某些方麵的後退,而且要退夠,不要害怕這個清醒的健康的調整。調整不是耽誤,不調整才會造成更大的耽誤。

李先念講話的主要精神是:

計劃工作要實事求是,不能做虛假文章,更不能憑主觀偏見,財政要做到收支平衡,產品要適銷對路;要在保證糧食的穩步增產的同時,發展多種經營。

鄧小平講話的主要精神是:

這次調整,在某些方麵要後退,而且要退夠。如果該退的不退或不退夠,我們的經濟就不能穩定前進。

所謂某些方麵要退夠,主要是說,基本建設要退夠,一些生產條件不足的企業要關、停、並、轉或減少生產,行政費用要緊縮,使財政收支、信貸收支達到平衡。生產建設、行政設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為出。這次對經濟進一步的調整,是為了站穩腳跟,穩步前進,更有把握地實現四個現代化。至於走什麼樣的路子,采取什麼樣子的步驟實現現代化,這要繼續擺脫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縛,真正摸準、摸清我國的國情和經濟活動中各種因素的相互關係,據以正確決定我們的長遠規劃的原則,然後著手編製切實可行的第六個五年計劃。這次調整是三中全會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的繼續和發展,是三中全會實事求是、糾正左傾錯誤的指導思想的進一步貫徹。

根據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會議確定了進一步調整的要求和方案。提出了“兩平一穩”的要求,即在1981年基本上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和信貸收支平衡,進而實現物價穩定。會議確定在整個“六五”計劃期間,都要繼續進行調整。中央工作會議認為,前一階段行之有效的改革要繼續堅持,改革的成果要鞏固和發展,少量的新的改革試點也要有領導有步驟的進行。但是,調整是改革的前提,要適當加強集中統一和宏觀控製,實行以調整為主,改革服從調整,促進調整的原則。有些改革從長遠看是合理的,但同調整有矛盾,就推遲進行。

為了搞好在經濟上的進一步調整,克服困難,避免發生混亂,中央工作會議強調,在扭轉國民經濟被動狀況的重大調整措施上必須高度集中統一,服從中央統一指揮,為此提出了以下重要措施:第一,對於中央決定的調整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措施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陽奉陰違,不能頂著不辦;第二,各種渠道用於基本建設的資金,要由國家計劃委員會統管起來,綜合平衡;第三,財政稅收製度和重大財政措施要集中統一;第四,任何地方、部門和企業都必須嚴格遵守信貸管理製度和現金管理製度;第五,國家規定的重要物資的調撥計劃,包括重要的農副產品和原材料,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必須堅決完成,不能打折扣;第六,嚴格控製物價,整頓議價,任何地方、部門和企業都不得違反;第七,統一規定發放獎金的條件,嚴格檢查監督製度,堅決製止濫發獎金;第八,加強外貿和外彙管理,加強內部協調,統一對外,聯合對外,防止互相拆台。

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總結了建國以來經濟的經驗教訓,對經濟工作上的左傾錯誤作了比較徹底的清理;對在我國這樣生產力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有了進一步比較清醒的認識,開始提出了要實行經濟發展要走一條新路子的基本思想,從而實現了經濟指導思想的根本轉變。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後,為了貫徹會議精神,全麵落實1981年進一步調整國民經濟的方案,中央和地方各極政府機關派出了大批幹部深入基層,調查情況,解決調整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中央領導的要求,薛暮橋、馬洪領導的經濟研究中心轉為研究如何克服調整中所遇到的困難。從1981年1月份起,薛暮橋召集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幹事並邀請經濟專家學者,連續討論近20次,進一步分析經濟形勢和調整中出現困難的原因,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提出一係列建議。

關於過去兩年調整中出現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原因,經濟研究中心認為這不是調整方針本身有問題,恰恰相反,是由於調整方針貫徹執行很不得力而引起的。1979年提出調整方針,要求把基本建設投資壓到360億元,把省出來的錢用於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和增加職工工資,克服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現象,這是十分正確的。兩年來農業輕工業顯著增長,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經濟形勢總的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1979年由於許多人對調整認識不足,執行不力,加上壓縮投資工作起步太遲,預算內投資並未減少,同1978年持平,達395億元,而預算外投資卻達到105億元,全年實際完成投資總額達500億元,不僅沒有達到緊縮目標,反而比1978年的480億元還多20億元。與此同時,這一年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和職工工資,原計劃使居民收入增加100億元,實際執行中超過預計,達到140億元。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財政出現170.6億元赤字,這是建國以來曆史上空前未有的。這一年除動用曆年財政結餘外,增發貨幣(現金)500多億元。

1980年國家再次要求壓縮基本建設投資,但不少人還是想“騎在馬上調整”。同時,這一年開始實行財政“分灶吃飯”和企業利潤留成,地方和企業的資金增多,計劃內的投資壓縮了一點,計劃外的投資大大膨脹,實際完成的投資總額達到540億元,比1979年又增加40億元。與此同時,這一年農產品價格因超售加價和議價收購的比重增加而繼續上升,使國家在這方麵的補貼從1978年的38億元增加到1980年的130億元;職工上一年升級增加的工資大部分在1980年補發,企業又用留成利潤多發獎金。結果,這一年財政收支又有127.5億元赤字,增發了70億元貨幣。商品價格穩定不住,1980年社會零售商品物價指數上漲6%,其中城市零售物價指數上升8.1%,群眾中頗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