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北怎麼辦,傅作義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慮。要南撤,他是堅決不幹的,他的起家軍隊和依靠力量是三十五軍,他的根據地在綏遠,三十五軍大多是綏遠人,要他傅作義離開華北,放棄綏遠,不說他傅作義,就是他的部下也不會幹。還有,如果他到了江南,就成為一支寄人籬下的力量,又不是蔣介石的嫡係,任何時候都可能被排擠、被裁削,甚至被吞並。所以,南撤這一條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走。傅作義本人的最好途徑是退守綏遠,窺測方向,看看共產黨方麵下一步的動作再說。但是,在華北地區的40萬中央軍係統軍隊是不可能到苦寒的綏遠去的。在這種情況下,隻能是保持現狀,暫守平津。根據這一考慮,傅作義堅決拒絕了蔣介石要他南撤江南的意見。他的理由很簡單:守華北是全局,退江南是偏安,何況沒有了華北,也就無法保住中原,假若放棄華北,讓東北的林彪大軍入關和聶榮臻的華北兵團一道南下,就成了共產黨的四大野戰軍合打中原,請問蔣家軍隊中有哪一個將領敢來應付這一大仗?
蔣介石見傅作義的態度很堅決,意見又很有道理,也就不好再堅持自己的意見,隻好讓他拿出守衛平津的方案來。
林彪不久就要入關,華北又當如何守呢?傅作義對此早就有所考慮,他的方針是收縮戰線,重點防守。具體的方案是把兵力集中在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幾個鐵路線上的大城市,控製好塘沽出海口,在入關的路上層層設防,阻滯林彪入關,不讓林彪和聶榮臻的兩支大軍會合,這樣就可以保住華北,拱衛和支援中原。根據傅作義的估計,以他的力量對付聶榮臻的三個兵團是不成問題的,因而華北近期無險。遼沈戰役之後,林彪至少也得休整三個月,所以,林彪入關,林聶合流,至少也是幾個月以後的事。如果現在就撤,豈不是提早幾個月將華北拱手送給共產黨!幾個月之後,如果實在打不下去了,再說南撤,反正鐵路和海路都控製在自己手中,守和撤的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中。這個方案,可以稱之為“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
傅作義這個方案在當時應當說是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因而在軍事會議上得到了通過,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為了使方案得到實施,蔣介石還決定,從此時起,華北進入緊急狀態,華北地區的黨政軍財大權全部由傅作義負責,傅作義還可以直接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聯係,就海防海運等問題取得美軍的支持。
南京軍事會議是傅作義的一個成功。他回到北平後就按會上所定下來的方針進行固守平津準備:一是擴大軍隊,打算在近期擴軍20萬人;二是加修工事,包括各大城市的城防工事和保護海港、鐵路的工事;三是爭取美國的援助。11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達命令:“美海軍駐軍繼續留駐青島,並按既定步驟,以武器接濟華北方麵仍與共產黨作戰之中國軍隊。”
為了能夠守住平津,傅作義對軍隊的部署也做了調整。調整的中心是加強重點,放棄一般,他將華北地區的承德、保定、山海關等地都放棄而不設重兵,把主力都放在三個重點防區:(一)天津塘沽防區,放了19個師(或旅)的兵力,以第十七兵團司令侯鏡如和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為首;(二)北平防區,放了26個師的兵力,以第四兵團司令李文和第九兵團司令石覺為首;(三)張家口防區,放了7個師(或旅)的兵力,以第十一兵團司令孫蘭峰為首。傅作義的這些安排表現出了很明顯的兩個特點:一是把中央軍係統的部隊放在平津地區,必要時方便南撤,也讓中央軍係統的部隊心中有個退路;而他的晉綏係統的部隊則放在北平和張家口地區,為的是必要時退回綏遠。二是他把主力擺成了由東到西的一字長蛇陣布局,這在軍事部署上是一種失策。上述的兩個特點既反映了華北戰場上蔣、傅的矛盾,又反映了華北戰場上棄、守的矛盾,而這兩種矛盾正是日後傅作義集團招致大敗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