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川劇相關
川劇變臉
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
最初的臉譜是紙殼麵具,後經改良,發展為草紙繪製的臉譜,表演時以煙火或折扇掩護,層層揭去臉譜,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變臉絕技的飛速發展,製作臉譜的材料也發展成為現在使用的綢緞麵料,極大的方便了演員的表演。
變臉臉譜會選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俠士、鬼怪之類的造型,而人們所熟知的臉譜,如關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臉譜一般不用於變臉。繪製變臉臉譜筆鋒要銳利、粗獷,顏色對比要強烈,這樣才能形成炫目的禮堂效果,在設色寓意的設計上,要以劇中人物的道德品質和角色種類為依據,或歌頌讚揚、或揭露諷刺、或鞭撻批判,或貶或褒,全都可以從臉譜色彩中反映出來。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它們是‘抹臉’、‘吹臉’、‘扯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隻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隻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隻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用“抹臉”。
吹臉,隻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麵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便采用的“吹臉”。《活捉子都》中的吹臉,粉末是放在酒杯內的。
“扯臉”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係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係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再一張一張地扯下來。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幹淨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運氣變臉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拭豹眼黑煙子在雙眉間一抹而成。如《問病逼宮》中的楊廣拭豹眼,用以表示其凶殘狠毒。
總之,變臉在川劇中是很絕的,田漢在40年代初看了《情探》後說:“四川戲關於變臉之類具有特長,不知何故。”柳倩也說:“‘變臉’的問題,是川劇中特有的技藝,它的驟然變化,促使見者改觀,‘變臉’是感情的象征,許多的臉譜已經有它顯著的典型的特質,說明人物的忠奸邪正,而‘變臉’更幫助了個性的強調與感情(變)化的發展過程,這是四川戲的優點。加之演員能於觀眾不注意間改變他的臉像,也是一種驚人的技術。”
臉譜藝術
“臉譜”是戲曲演員麵部化妝的一種譜式。川劇名家張德成在《略談臉譜》中說得更為具體:“臉譜,顧名思義,既然稱譜,便不是在臉上隨意作畫,胡塗亂抹,而是有譜――有道理、有目的、有規矩的。這個譜,就是藝術的真實――從生活出發,經過藝術的加工、提煉、誇張、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川劇舞台藝術刻劃人物創作手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川劇臉譜分淨角和醜角兩大類。屬於淨角的有包公臉、霸王臉、尉遲臉、關公臉、八寶臉、五彩臉、三塊瓦、紅三塊瓦、黑三塊瓦、花三塊瓦、張飛臉、霸兒臉、粉臉、張鬆臉、僧臉、太監臉、黃膽臉、金臉、勾鼻鷂子臉、形象臉等;屬於醜角的有長方形臉、橢圓形臉、梅花形臉、蝴蝶形臉、大葫蘆形臉、螃蟹形臉、腰子形臉、二餅餅臉、木偶臉、老臉等。有的同是一個人,由於年齡不同,臉譜也就各異。還有因河道不同,扮演者不同,雖同飾一個角色,所繪臉譜也不盡相同。現將主要臉譜的色彩、寓意簡介如後。
包公臉:包拯專用。在《鍘美案》中.以深棕色塗臉底,黑色勾“泰山眉”、“丹鳳眼”,表示包拯的鐵麵無私、正直果斷,眉眼之間勾白色,印堂上用白色勾繪形如筆架的“山”字。黑白對比。顯示包拯明辨是非,執法如山。額上勾一白色“月牙”,說他廉潔有明若皓月的意義。在《判雙釘》中,包拯正當青年,故不塗鼻窩,不掛髯口,勾繪“鳳翅眉”,額上畫日月圖案,表示他善用智慧,判斷奇案,昭若日月之意。
霸王臉:又稱“七星臉”,項羽專用。以黑、白兩包為主,勾繪豹眼,兩眉勾龍紋,中貫一劍,寓有一代霸王、功敗垂成之意。二目重瞳、左右各勾描圓形圖案,狀如戰鼓,示其氣概豪邁,有若金鼓雷鳴。額上畫有七星,象征英勇耿直,猶如北鬥七星。
八寶臉:秦始皇專用。五色配合,以紅、綠、金三色為主,用黑色勾繪。額塗金色及古錢圖案,麵開八寶.包括日、月、星、琴、書、劍、重瞳、長角眉。臉膛綠色,以示秦始皇窮兵黷武之性格。
三塊瓦:將整個麵部畫成三塊,齊眉以上,額白眉黑,臉部為紅色或黑色。中有白色相間,根據顏色可分紅、黑、花三塊瓦三種。“紅三塊瓦”是兩邊臉部為紅色,眉黑,眼下有白色紋路,如《孝孺草詔》中的高皇帝,《奔月宮》中的後羿。“黑三塊瓦”是兩邊臉部為黑色,豹眼,但眼角不下吊,如《破洛陽》中的姚期,《戰羅成》中的尉遲恭。“花三塊瓦”是隻在紅或黑三塊瓦的基礎上增添一些皺紋便成。如《刺王僚》中的專諸勾紫三塊瓦,《空城計》中的馬謖勾白三塊瓦,《搬洞打珠》中的趙公明勾金三塊瓦等,統稱花三塊瓦。
五彩臉:又稱“蝴蝶臉”,以其顏具五色,故名,如玉蝴蝶馬俊即勾此臉,但因年齡變化,所繪臉譜也略有差別。在《西湖夜會》中,馬俊正當青年,不掛髯口。臉譜用粉綠、粉紅、黑色等構成蝴蝶圖案。“鳳尾赤眉”,說明他武藝高強和行俠仗義的性格特點。在《鬧開封》中,馬俊正值壯年時期,臉譜用灰藍色(石青色)組成蝴蝶展翅形的圖案,勾紅眉及紅鼻窩,掛“紅紮”,突出他英勇豪邁的性格。在《鐵丘山》中,馬俊臉譜與《西湖夜會》中的基本相同,惟額變為金色,眉改繪“鳳翅眉”,印堂勾繪綠色蝴蝶觸角向上衝,勾紅鼻窩,表示他已至中年。
張飛臉:張飛專用。以黑、白、灰三色為主,構成“環眼”、“豹額”,顯示張飛猛勇、爽直、淳樸的性格。
粉臉:習稱“粉殼殼”。全白帶肉色,眉青如劍,或呈刀和蠶形,眼窩紋路很長,眼尖處向上勾青色皺紋,多用於權奸佞臣,如《把宮搜詔》中的曹操,《東窗修本》中的秦檜所用。
靈官臉:由金、黑、紅、白四色組成。額和臉膛為金色,勾繪“黑豹眼”。.“火焰眉”,印堂勾繪“火焰紋”,額上畫“慧眼”,掛“紅紮”,插“紅耳發”,露獠牙。金色和“慧眼”在迷信傳說中象征神的“靈氣”。“火焰眉”、“赤發”、“紅髯”象征靈官衛道護法的“三昧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