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電影“E·T”(《外星人》)的錄像帶以29.95美元的價格發售。環球公司賣出了1250萬盤“E·T”錄像帶,獲利2.4億。事實說明以較低的價格把電影錄像帶直接銷售給顧客所獲得的利潤是沒有上限的。1983年到1992年,進行錄像帶直銷發行的電影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到1992年,已經有2.07億盤好萊塢電影錄像帶銷售給美國觀眾。這是革命性的變化。在此之前,擁有一部好萊塢電影的拷貝是極其奢侈的。你還得擁有35毫米放映機和銀幕,隻有美國最富有的人才有能力在自己家裏放電影。但是到1992年,好萊塢靠銷售錄像帶得到的收入比電影院的票房收人還多。出租和銷售錄像帶的利潤是電影院票房收入的兩倍。並且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美國人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的越來越少,即使去電影院也不是去看電影,多數僅僅是為了感受一下電影院的氛圍而已。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通過錄像帶發行,什麼電影的錄像帶賣得最好呢?這些錄像帶的目標觀眾是像我這樣的“嬰兒潮”一代和他們的孩子“新嬰兒潮”一代。假如把兩次嬰兒潮期間出生的7600萬和7200萬人口相加,占了美國總人口的大多數。那麼什麼類型的電影在好萊塢的製作和銷售中獨占鱉頭呢?迪斯尼,就是迪斯尼!從1988年開始,迪斯尼計劃每年製作一部卡通故事片――Alladin《阿拉丁》、Pocahontas《風中奇緣》、LionKing《獅子王》、Muan《花木蘭》、Tarzan《人猿泰山》、Dinosaur《恐龍》……其中“阿拉丁”創造了電影錄像帶銷售的最高記錄。1994年,美國十大最賣座電影錄像帶的前五名全部都是迪斯尼電影,而且進入十大的電影沒有一部是R級,即隻允許13歲以上人士觀看的電影。相信大家對好萊塢的電影分級製都有一定了解。好萊塢發現他們可以從家庭觀眾那裏賺取大筆的利潤,因此在90年代像HomenLone《小鬼當家》這類電影脫穎而出。《小鬼當家》的製作成本是1800萬美元,票房收入是2.85億美元,在次年賣出了上千萬盤的錄像帶。《小鬼當家》的成功為好萊塢電影業翻開了新的一頁,好萊塢電影進入了家庭電影時代。這些電影的目標觀眾是“嬰兒潮”一代的父母和“新嬰兒潮”一代的孩子們。於是,類似的電影大行其道,不僅僅是迪斯尼,其他的製片商也加入這個行列。像Ants,ABug’sLife,HoneyIShrinkTheKids,Babe,DoctorDolittle,JurassicPark,SmallSoldiers等等,所有這些電影的共同點就是都不被列為R級,可以全家老小一起看,而且錄像帶銷售收入毫不遜色於票房收入。這一切促使好萊塢在製作什麼電影、由誰來主演、講述什麼故事方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90年代,美國的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結構開始瓦解。核心家庭是指一對已婚夫婦和他們的親生孩子,這曾經是典型的美國家庭結構。但是自60年代到90年代,這種家庭結構因為離婚率的上升而逐漸瓦解。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結果造成了再婚家庭(StepFamily)的增加。同時,未婚母親的數量也持續上升,到1999年,未婚女性在生育第一胎的孕婦裏占了大多數。這意味著美國家庭的定義發生了變化,家庭結構不再是基於血緣或法律聯係,而是功能性的。家庭關係不是依靠血緣維係而是依靠形式。這種變化是怎樣在好萊塢電影中體現出來的呢?家庭在好萊塢電影中被體現為社會中最重要的獨立單元,這個單元不是由血緣或法律關係所建構的,而是由功能決定的。一個人成為父親是因為他選擇扮演父親的角色,發揮父親的作用。家庭關係由個人的選擇決定而不是血緣。家庭仍然在9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家庭的結構不是核心家庭而是由任意的幾個人組合而成的。至於家庭是如何組成的並不重要。90年代的美國,看電影成為體現家庭功能的一種形式。消費文化主導者扮演家庭角色的方式,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購買一盤關於家庭的電影錄像帶然後和家人一起看。在大家一起看電影的這個過程中家庭就成其為家庭了。
好萊塢還發現,不僅看電影錄像帶能幫助實現家庭功能,購買與電影有關的專利產品也是一個有效方式。例如迪斯尼就生產大量的電影附帶專利產品,而且大多數都在中國製造的。生產電影專利產品平均每年創造700億美元的利潤。65%的專利產品是為兒童製造的。而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總收入每年隻有70億美元,僅僅是專利產品利潤的十分之一。可以說像《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已不單純是電影製造商,他還是專利產品製造商。《星球大戰》每一集電影的發行都是與其相關的電子遊戲、塑膠模型、T恤、玩具等等專利產品的生產密切配合的。喬治·盧卡斯的拍攝動力不是電影本身,而是為了保證注冊商標的商業價值。
電影業的變革要求我們的電影研究方式也隨之變革。在電影製造史上,電影製造目的不再是吸引人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而是吸引像我這樣的父親去給自己的孩子購買電影專利產品。因為孩子並不在意電影本身,而是自己的玩具。想像一下好萊塢下一個發專利產品之財的機會在哪裏?當然是HarryPotter《哈裏·波特》)。哥倫比亞公司已經準備拍攝電影《哈裏·波特》,製片人正是《小鬼當家》的同一人。因此,我們研究電影的方式必須革新,好萊塢電影業已經進入尾聲,電影業死亡了。人們不再到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能存在下去隻是因為美國人熱衷於在黑屋子裏吃爆米花。我們的問題是,不知道該如何命名這門研究電影的學科。它既包括傳統電影研究的所有內容,也包括從電影本身到我女兒的睡衣、麥當勞的兒童套餐、中國製造的兒童玩具等等……這一切電影的副業都應該包括在我們的研究範圍之內。這不僅僅是對電影的研究也不僅僅是對媒體的研究,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呢?
提問:國際市場對好萊塢有多大的影響?您不認為廣大的國際市場仍然足以使好萊塢繼續生存下去嗎?好萊塢電影並沒有死亡。
回答:這個問題問得好。我的演講中的確沒有涉及到這一點,謝謝你幫我指出來。國際市場對好萊塢的確是很重要的。另一點我剛才沒有提及的是,好萊塢之所以繼續為電影院製作電影是因為“新嬰兒潮”一代正漸漸長大,青少年的數量將在人口中重新占據主流,正如我這一代人年輕時的情形。未來10年的趨勢都是如此,所以現今像AmericanPie(《美國派》)、IKnowWhatYouDidLastSummer(《我知道你年夏天在做什麼》)、There’sSomethingAboutMarry(《我為瑪麗狂》)等等電影和我剛才說到的電影並不是一回事。為什麼好萊塢拍這些電影呢?因為,13歲到25歲的白種男孩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正在上升。為了使今天的話題更全麵,應該補充談談國際市場和正逐漸長大的“新嬰兒潮”一代。“新嬰兒潮”的孩子總會長大,他們將為電影業帶來階段性的繁榮,但是,無論如何,好萊塢電影再也回不到過去的以電影為本的輝煌時代了。原諒我不能直接回答國際市場對好萊塢的影響,不過我所了解的是有些好萊塢電影是專門為了投放國際市場而製作的,如果沒有國際市場,有的電影明星像阿諾德·施瓦辛格也許會失業了。因為這些電影在國際市場上賺的錢比國內更多。我不敢肯定剛才所運用的人口統計理論是否適用於美國以外的好萊塢電影市場,這僅僅是美國的現象不是國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