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1後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1 / 3)

對於那些想在網上淘金的人來說,日子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好過。我所居住的矽穀堆滿了DotCom公司的“屍體”。我個人認為,隨著風險投資的加劇,網絡經濟的泡沫早晚會破滅。

——DanGillmor

DanGillmor,是美國網絡新聞學的創始人,首屈一指的科技專欄作家,著名科技新聞記者。是享有盛譽的美國矽穀《SanJose信使報》記者,香港大學傳媒中心客座教授。他首創了“網絡日記”的報道形式,這一形式“揭開了記者職業的麵紗”。一家媒體在評論他時說:“DanGillmor是第一個寫作網絡日記,並發表在報紙網站上的主流媒體記者。”他自己說:“雖然我的網上讀者遠遠少於我的報紙讀者,但是,我能夠從網上聽到他們的聲音。”在他的指導下,香港大學新聞學係的學生們都開始製作個人網絡日記。

李希光教授:今晚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享有盛譽的美國矽穀《SanJose信使報》專欄作家DanGillmor先生為大家做演講。在他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作為一個記者,他所能達到的最成功的境界是什麼?(學生:當作家。)什麼樣的作家呢?對,一個是專欄作家,一個是記實文學作家。DanGillmor就是一位專欄作家,另一位記實文學作家的代表是GuyTalease。我們把當代兩位達到最高境界的新聞記者請到我們清華大學來。第二個問題:作為新聞記者,最難采寫的新聞是什麼?對,是科技新聞。如果你把科技新聞寫得大家都愛看了,那麼你的新聞業務水平就達到頂峰了,新聞學就學到家了。今天我們就請到了這樣一位高手――DanGillmor先生。Gillmor先生同時還是香港大學傳媒中心的客座教授,是美國網絡新聞學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作為一個專欄作家,他非常具有批判精神。他對於微軟的批評在美國是出了名的。《SanJose信使報》是一家很好的報紙。與《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全國性的大報不同,經常和主流唱對台戲。今天,DanGillmor教授為我們做的演講主題是“‘9.11’後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下麵我們就請DanGillmor教授為我們發表演講。

DanGillmor:謝謝李教授。我十分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所中國第一流的大學做演講。很抱歉,我無法用你們的語言和你們交流。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9.11”事件後,科學技術與世界新聞傳媒界發生的變化。我講話的重點將主要放在數字時代媒體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勢上。其中有我個人的體會,也有他人的見解。我的講座將分為兩部分:第一,受眾閱聽新聞習慣的改變;第二,記者采集新聞方式的變化。在我正式演講之前,我先要提醒在座的每一個人:我來自矽穀,一個科學技術一統天下的地方,科技的力量就像這幅曲線圖。每天,科技以幾何數冪的速度在成倍地發展著。它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是計算機微型處理器的進步,人們將智力因素融入每一件我們日常所接觸的東西。其次是儲存技術的突飛猛進。IMB研製的硬幣大小的存儲器可容納一個G的信息。到了明年,它的儲存量將翻番。這意味著我們所觸及的任何東西不僅被賦予了人工智能,同時也被記憶下來。這一切又為迅速提升全球網絡的鏈接速度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這種巨大的影響同樣會波及到媒體,它改變著我們製作新聞的方式,以及受眾接收新聞的習慣。

一年前,我在香港大學教書的時候,正值美國總統大選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我當時工作的地方無法收看英文頻道,所以我登陸了CNN的網站,並通過它的音頻服務,下載了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公司的新聞節目。我十分確信自己所獲得的新聞信息與在美國當地收看電視轉播的人們所獲得的一樣全麵和可信。我感到,自己和像自己一樣借助網絡“消費”新聞的人們正在被這一強大的新技術所改變著。CNN和國家公共廣播公司沒有想到我會把他們二者結合起來為我所用。

總統大選過去十個月後,就到了2001年的9月11日。我們來看一看美國的傳統主流媒體是如何報道這起突發事件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正在南非旅行。沒法看電視,我就訪問了《紐約時報》的網站。大多數美國人和世界許多其他地方的人收看了電視轉播。電視以它自身的優勢在第一時間向世人展示了新聞事件發生的全貌。第二天,眾多報紙,包括我自己的報紙,發表了整版的專刊,提供了許多詳盡的背景資料。人們繼而轉向報紙,希望從中獲取更多詳細的信息。

不同媒體的趨同和聚合時代正在來臨。正像我本人所經曆的那樣,網絡與傳統媒體珠聯璧合,為受眾提供廣闊的信息接收空間。在傳統媒體裏有“把關人”,而在網絡媒體中,“把關人”的角色被淡化了。“9.11”事件後,人們上網閱讀新聞,但是大量新聞並不是專業記者所采寫的。現在向大家展示的“網絡日記”是由矽穀的一位軟件工程師製作的。這個網頁的主要內容是與“9.11”事件的相關信息的鏈接。與此同時,我身邊的另一個顯著的變化發生在電子郵件組上。有一位賓州大學電子傳播係的教授給全世界兩萬多人發郵件,其中包括了幾乎所有在科技傳播領域裏有影響力的人物。“9.11”事件發生後的十多天中,這位教授為我發來的郵件裏所提供的新聞背景和價值觀是傳統媒體所沒有的。我把這些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編入我自己的文章中去。在我的郵件組中有來自曼哈頓的朋友,他為我發來飛機撞擊世貿雙塔那一瞬間拍攝下的照片。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的網友,告訴我她的國家的人們在得知恐怖事件發生後的反應及感受。她說,她的同胞們十分同情美國人民,同時他們也非常擔心美國政府會采取一些舉動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我相信,這些來自別國的聲音對美國非常重要。

不久以後,一個居住在舊金山的阿富汗人給一個記者發去一封郵件,這個記者隨後把他的信發布在互聯網上。這封郵件的力量不可小視,它給了許多美國人當頭一棒,迫使他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這場“反恐怖主義戰爭”。信上是這麼說的:“美國人不可能把阿富汗炸回石器時代,但他們有本事發動一場新千年世界大戰,而這正是本·拉登想要的。”郵件被貼到網上兩三天後,這個阿富汗人成了美國電視節目爭相報道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