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如果說在五四運動以前,中國還隻有個別的馬克思主義者,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數量也很有限,那麼,在五四運動以後,研究和宣傳社會主義則逐漸形成了一種不可遏製的潮流。同時,五四運動還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五四運動的後期,中國工人階級以自己的巨大政治優勢、特有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堅定的革命精神,成為鬥爭的主體,對五四運動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正是由此認識到了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認識到了中國的革命必須依靠以工人階級為先鋒的廣大人民群眾。
不過,在最初的一個時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主要地局限於少數知識分子的範圍。真正促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並同中國工人運動進一步結合起來,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後所進行的工作。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共產主義小組,是在1920年8月在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成立的。隨後,在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日本的東京、法國的巴黎等地,也相繼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
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工作。他們創辦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刊物;評價馬克思主義著作;通過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等組織進步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的實際問題;同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派別進行論戰,幫助傾向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劃清科學社會主義與其他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流派的界限,擴展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同時,各地共產主義小組還創辦了工人刊物和各種形式的工人學校,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
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所進行的活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這期間,初步確立了共產主義信念的知識分子,在與工人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地了解了工人群眾的疾苦,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而使自己的立足點真正轉到了工人階級一邊,一部分工人在與知識分子接觸的過程中,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從而使自己具有了階級覺悟。這樣,中國就出現了一批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從而使得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組織成為可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幹部上的準備。
3.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貌就為之一新
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的。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由於會場受到暗探騷擾和外國巡捕搜查,最後一天的會議是改在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的。參加會議的有來自七個地方受53名黨員委托的12名代表,他們是: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也出席了會議。列席會議的代表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
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鬥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主義私有製”,以及聯合第三國際。這表明,中國共產黨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並且同崇拜資產階級民主製度、主張走議會道路的第二國際社會民主主義劃清了原則界限。
大會在討論實際工作計劃時,決定首先集中精力組織工廠工人。鑒於那時的黨“幾乎完全是由知識分子組成”,大會決定“要特別注意組織工人,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他們。”
大會選舉產生了由陳獨秀、李達、張國燾三人組成的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以陳獨秀為書記。
這樣,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目就為之一新。這一點,在黨成立的初期,就已經鮮明地顯示出來了。突出的表現:一是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影響和推動下,中國工人階級很快就掀起了第一個罷工鬥爭的高潮。二是中國共產黨開始采取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治派別所沒有采取過、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眾路線的方法去開展各項工作。由此,擴大了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為黨建立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全國人民的大革命準備了一定的條件。
毫無疑問,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處在幼年時期。但是,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就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的問題,就采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沒有采取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方法。這個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能夠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曆史重任。
中國共產黨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由於他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因而他能夠為中國人民指明鬥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夠牢固地在中國的大地上和人民群眾中紮下根來,並由此使自己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