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2 / 2)

(5)全體社會成員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品質。在共產主義社會裏,勞動已經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勞動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學知識、廣泛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在體力智力等方麵得到自由而全麵的發展,成為共產主義新人。

(6)國家消亡。隨著階級和階級差別的徹底消滅,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將完全消亡。那時,管理公共事物的機構雖然存在,但它的社會職能已經失去其階級性質。

以上這些特征,盡管隻是描繪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大致輪廓,但它已經向我們表明:共產主義是人類曆史最美好、最進步、最合理的社會製度。中國共產黨把實現這樣的社會製度,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僅代表了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產黨人所從事的事業,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最壯麗的事業,說明共產黨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為之奮鬥和引以為豪的理想。

2.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最後必然發展為共產主義

我們黨把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製度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不僅僅因為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社會內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正是在這個規律的作用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曆史上最後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它把封建社會的小生產和自然經濟變為社會化的大生產,使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這是曆史的一大進步。但是,資本主義社會自始至終存在著一個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依靠資本主義製度無法根本解決,隻有通過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來推翻資本主義製度,建立社會主義製度,用社會主義公有製代替資本主義私有製。這樣才能使社會更好地組織生產,更加有效地發揮計劃和市場的作用,以推動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經過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進步,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

實現共產主義是曆史的必然,不僅有科學的理論依據,而且也為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實踐所證明。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誕生以來,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理論到實踐,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當前,雖然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但這絲毫沒有改變人類曆史發展的走向。社會主義製度仍然在12億多人口的東方大國巍然屹立,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這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勝利,給世界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希望。盡管在今後的曆史進程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還會遇到錯綜複雜的情況,但共產主義社會製度在全世界最終實現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