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黨必須根據所處曆史階段的特點,科學地提出戰略任務和方針路線。黨的十六大對此作了係統闡述。要求入黨的同誌,應當切實弄懂我們當前所處的曆史階段為什麼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這一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戰略目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並以實際行動模範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為實現黨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正確地分析國情,作出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科學論斷,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偏離社會主義;其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製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從這個階段的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它。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什麼樣的曆史階段呢?
(1)它不是泛指任何國家的社會主義都要經曆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曆的特定階段。
(2)我國現階段麵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現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
(3)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總體來看,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麵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基本路線,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旗幟,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根本立足點,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以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奮鬥目標,概括並闡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任務、總方針、總政策,它集中反映了黨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也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各種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保證。
(1)“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牢牢把握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一百年不動搖,這是我們幾十年來的一條根本的曆史經驗。我們要牢記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隻有生產力真正發展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國家繁榮富強,從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增強社會主義的吸引力,推動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為實現黨的最終目標——共產主義奠定基礎。
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是我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作出的曆史性選擇,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共同的政治基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實踐證明,隻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保障我們的事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前進。如果動搖了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動搖了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同時,四項基本原則又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獲得新的時代內容。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堅持走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以廣泛的人民民主為基礎,又為人民民主的充分發展提供有效的形式;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時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注意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總之,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時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四項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