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在現階段的任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 / 3)

黨的基本路線關係到我們事業的全局和根本,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製定其他一切具體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十四大把黨的基本路線正式載入黨章,十五大重申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不僅為維護黨的基本路線的權威性、穩定性和連續性提供了有力保證,而且為全黨統一思想行動提供了最重要的準則。十六大進一步強調要用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並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每個共產黨員和要求入黨的同誌,都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

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相當艱巨,工程十分浩大,必須經過長期的有步驟、分階段的努力奮鬥才能實現。黨在認真分析國際國內各種條件的基礎上,從基本國情出發,提出我國經濟建設大體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即: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一戰略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也已經實現。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四大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近期和長遠的三個奮鬥目標,即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實現第二步發展目標。到建黨100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麵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在這樣的基礎上,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的時候,就能夠達到第三步發展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樣就使三步走的戰略步驟更加具體、明確了。三步走的戰略步驟,為全國人民提供了改變貧窮落後麵貌、逐步實現現代化的近期規劃和長遠目標,明確了使我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的時間表。這一發展戰略目標並非高不可攀,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同時它又是一個積極的目標,宏偉的設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雄心壯誌。它必將進一步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宏偉目標而奮發圖強,艱苦創業。

黨在現階段的曆史任務繁重而又艱巨。每個黨員和要求入黨的同誌,都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把堅持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同努力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任務結合起來。黨的十四大確定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使我們達到最高理想的道路更加清晰。黨的十五大重申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並使之具體化。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按照十五大對新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展望和部署,提出了“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堅定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就是實實在在地實踐黨的最高理想。如果不積極為現階段的目標而奮鬥,不準備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以至必要的自我犧牲,那就是空談共產主義,就不是一個自覺的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正如毛澤東同誌所說:“現在的努力是朝著將來的大目標的,失掉這個大目標,就不是共產黨員了。然而放鬆今日的努力,也不是共產黨員。”

4.堅持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

江澤民同誌在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指出:“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麵旗幟。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曆史階段中,我們黨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我們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我們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即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要把二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

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共產主義隻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將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麵發展的社會。必須看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曆史過程。過去,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比較膚淺、簡單。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現在,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全麵和深刻得多了。我們對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學的預見,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應該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我們要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對遙遠的未來作具體的設想和描繪。以往的經驗教訓已充分說明,這樣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大家都應該深刻認識這個道理。

全黨同誌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紮紮實實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忘記遠大理想而隻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

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整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長曆史過程中的初始階段。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將來條件具備時,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會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我們一定要按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要求,努力實現“十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斷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