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把握語言禁忌,輕鬆玩轉飯局(1)(1 / 3)

禁忌一:用餐時身體語言不雅,未戰先輸

在飯局中,當我們還沒有和任何人交談的時候,最直觀的印象就是身體語言。在吃飯之前,每個人的穿衣打扮,麵部表情,體態手勢等都能夠直觀地表現出來,而這些表現都會給對方留下或好或壞的印象。在用餐的時候,優雅的身體語言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而粗魯隨意的身體語言則會讓人厭惡。因此,關注自己用餐時的身體語言,對於應付好飯局是至關重要的。

在用餐的時候,身體語言就是一個人的表情。可以說,麵部表情是一種世界語。比如:當一個人蹙眉的時候,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受挫;當一個人雙眉上揚、雙目張大的時候,表示驚奇、驚訝;當一個人皺眉的時候,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當一個人嘴角拉向後方、麵頰往上抬、眼睛變小的時候,則表示心情愉快。

麵部表情就像是一張反映一個人生理和精神狀況的“海報”,總是流露出這個人當時的情緒變化狀況,進而讓人讀懂他的心理。

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候,有一名陌生男子前來拜見劉備,並說有重大的事情要見他。侍衛看此人來者不善,就攔住了他。沒想到,此人在殿外大喊:“玄德公,早就聽說您是個愛才如命的人,為何不肯見我呢?”

當侍衛推開男子時,他大聲喧嘩起來:“當今三國鼎立,誰都想一統天下。但這豈非易事,若得到我的良策便可使對方俯首稱臣,玄德公!玄德公!”

由於聲音越來越大,劉備又聽出了此人有治國良策,就迎接他進入了殿內。進入殿內後,男子談起了各國的英雄,三國的地理、人文和各自施政的得失,等等。劉備認為此人談吐不凡,覺得是遇到了可用之人,心生喜愛之情。

可就當二人談得十分投機的時候,諸葛亮突然走了進來。奇怪的是,諸葛亮還沒有開口,此人就神色慌張地說要上廁所,便匆匆離開了。

男子走後,劉備向極力誇獎此人,說此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諸葛亮卻不這樣認為,他說:“主公!我看此人並非善類,他見了臣,臉色驟變而神情緊張,都不敢正視我,而是左顧右盼、行色不安,奸相外露。從他那慌亂不安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此人心懷不軌,要不怎麼會有如此的變化呢?我想,他一定是暗藏殺機而來,幸虧我早來一步啊!”

劉備聽了,恍然大悟,連忙命人前去捉拿該男子。果然,廁所裏沒有人,那人早就翻越院牆逃之夭夭了。劉備此時才知道自己險些喪命,由衷佩服諸葛亮的識人眼光。

從男子慌張的表情看出了他的不善,諸葛亮確實厲害。他的英明在於能夠洞察人的身體語言,從而解析人的心理。

在飯局當中,學會參透他人的表情,就能知己知彼,自如應對。不僅如此,讀懂一個人的麵部表情還會看透人的本性,當一個人心術不正,心裏打歪主意的時候,也能夠從他的表情中看到其內在的險惡用心,從而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員。

除了麵部表情能夠在用餐的時候表露出來,吃飯時的體態也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可以說,在當今社會,體態所表達的信息不僅是修身養性的基本要求,還是用來表示儀表、傳遞信息的重要身體語言。

一個人的雅與俗,都可以通過體態表現與顯露出來。體態在禮節上是一種文明修養的表現,也是一個人良好素質的反映。優美的體態與一個人的心靈緊密相連,可以說是心靈舞姿的外化。飯桌上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形體動作,各種動作不僅可以傳情達意,更可透露一個人的心態。

如果說語言不足以表達一個人的品位,那麼身體語言則是一種很好的補充。那麼,在飯局中用餐需要注意哪些身體語言呢?

1.保持良好的坐姿。入座時,應盡量做到輕、緩、穩,動作要柔和,神態要從容。落座後,雙目要平視,嘴唇要微閉,麵帶微笑,挺胸收腹,腰部挺起,並且盡力做到重心垂直向下,雙肩平正放鬆,上身微向前傾,手自然放在雙膝上,雙膝要並攏。

2.注意著裝整齊。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一個人的著裝,會直接反映出他的修養、氣質與情操。如果能夠以清爽的著裝出現在飯局上,就會盡快讓別人認識你,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學會保持微笑。一個經常麵帶微笑的人是備受大家喜歡的。微笑是人們美好心靈的展現,也是心地善良、待人友好的表露,同時是一個人有文化、有風度、有涵養的具體體現。在飯桌上經常微笑就會使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更便於交談。